快穿之神棍风范_作者:孟秋七月(22)

  要不是仔细观察,成为人仙后就寒暑不侵的谢安歌都没察觉到,今年气温竟然高得这样离谱。

  “北疆。”谢安歌翻看以前画的符,他这次出来一股脑地带上了,反正有袖里乾坤术。找到清心符后,他分了萧琛和护卫们一人一张,“戴在身上。”

  清心符一上身,星星点点的火毒被驱逐出境,萧琛顿时凉了个透顶,边享受难得的清凉舒爽,边问道:“去看眼睛铜铃大、拎得起一百三十斤大刀的将军?”

  他记忆力好,听了那说书人一遍,就能把内容复述个七七八八。

  谢安歌也开了个玩笑:“有何不可?眼睛铜铃般大的人我还没见过呢?”

  “啧,幼稚!”萧琛也心动,却还是习惯性抬杠。

  大肚量的道士微笑不语。

  寻了空,两个护卫向谢安歌道谢:“多谢仙师慷慨解囊,小的感激不尽。”

  虽然知道自在观的道士厉害,但知道哪比得上亲身经历呢?

  “九郎是我的好友,应当的。”

  护卫们又向萧琛道谢,有了这清心符,日子好过多了。

  萧琛用鼻子哼了一声。

  顿了顿,谢安歌又道:“唤我仙师就太言重了,二位还是唤我道长吧!贫道道号青莲。”

  “是,青莲道长。”

  仙从高到低有天仙、神仙、地仙、鬼仙、人仙。其中,鬼仙、人仙虽然担了个“仙”字,实质上仍旧是“人”。只有飞升之后,受到天庭正式册封,才能真正称为“仙”。

  那两个护卫不懂这其中区别,只觉得会法术就是仙人仙师了。

  内行人——谢安歌听了却有些不好意思,他的修为还担不起这样的尊称。要是成了地仙,他才有这样的底气。

  第10章 妖鬼十

  二人说走就走,刚出发没多久,谢安歌突然心生悸动,若有所感。

  修行之人,与天地沟通,追求大道,时日久了,对自身的命运会有个大概的预知,心血来潮之时更是事关重大,不容忽视。

  谢安歌拧起眉,掐算一把。

  介于真与假的虚空中,无数的个体,身体伸出的命运之线,与其他的命运线连在一起,像一张毫无规则又密密麻麻的网。

  他的天眼以自己为节点,庞大的法力顺着命运之线流向各方,无数上演在这个世界上的记忆、场面在谢安歌眼前重现。

  有许多事也许连当事人都忘记了——负心汉轻易许下的诺言,孩童时期发下的誓言,少年时立下的宏愿……这一切,原本应当无人得知,现在却像没有闭上壳的软贝,朝谢安歌露出最真实的一面来。

  遥远的北方,死气与怨气冲天,独属于军队的红色煞气也隐隐有噬主之意。

  短短几息间,谢安歌脸上的血色褪去,豆大的汗珠瞬间挂满额头。

  “咱们备上粮草再去北疆。”谢安歌淡淡地道,声音比往常轻了些,却依旧镇定自若,没有一丝颤音,予人无穷的信任感。

  就像此时的萧琛,明明觉得好友应当请太医诊病,休养,却还是下意识地道:“好。”

  ***

  所有的粮草都被施展了轻身咒,矫健的马儿也被谢安歌注入了法力,使得它们能日行千里,夜行百里。一路疾驰,日夜无休,众人没几天就到了北疆。

  不同于中原的富饶平和,北疆很粗犷,却另有一种桀骜不驯的美感在里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壮美和瑰丽,色彩饱满的画面霸道地占领了人们的眼帘。

  扮作买卖粮食的商队入了城,城里十分萧瑟,家家户户挂了白幡,元宝、蜡烛、线香的味道溢满城中,冥币洒得满天飞舞,像一群群无枝可依的枯叶蝶。

  街上的行人只剩下了青壮年男子,无不瘦骨伶仃,如同行尸走肉一样麻木,但手中都拿着木枪、木棍之类的武器,随时都能上战场。

  倒是看到他们的目光都不善极了,只是因为没有力气才克制住了自己。

  巡城的士兵也是面色蜡黄,来去匆匆。

  萧琛的心情也沉重了几分,他皱着眉,疑惑不解地问道:“李将军不是胜了吗?怎么会这样?”

  说起北疆的李将军,那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年少时是个好赌的混账,常常输得裤子都当了,仍旧是死性不改,左手少的尾指就是他赖账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