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做糕点_作者:秦燃(17)

  厨房从前日便忙得不可开交,她这负责采买的主事也跟着遭殃。

  亏得是在上任途中不敢久留,省亲的一行贵人们只留到明日便走。

  然多日被手下一干厨子和丫鬟哄着养尊处优,近两日早起她着实不习惯。

  管事吩咐要采买些有特色的吃食招待贵亲,生怕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手下办事不利,她便只好亲自出府采办了。

  李厨娘挺着胸脯扬着下巴斜眼扫了眼集市上的新鲜肉菜,见猪肉色泽粉嫩,菘菜水灵饱满,鱼儿活蹦乱跳几乎要跃出水缸,也仅仅是撇了撇嘴。不就是往日集市见惯的那些,哪儿有何新意可言?

  旭日东升,朝阳漫天。金橙天光染遍天边白云,洒落人间,绘出一副凡间极美画卷。一阵晨风悠然飘来,夹带淡淡晓露穿街过巷。

  抬手捂嘴打了个长长哈欠,李厨娘扭着丰腰,慢吞吞地穿过集市。忽然,她抽了抽鼻子,一阵若有似无的谷物香气撩醒了李厨娘挑剔的嗅觉。

  李厨娘快走几步,听到前面两位妇人凑在一起拿着什么吃得正香。

  “唔……好烫。好香。”高个儿妇人头插铜簪,身穿一身枣红细棉,捧着一个白白又黄黄的东西吃得直哈气。

  “给你尝一口我的。我这才香,还甜糯糯的,也不粘牙!”一旁矮个儿妇人有些胖,但看衣着比那高个儿倒是好上一些。

  “你那个当然好吃,价钱也贵呢!”高个儿妇人艳羡不已,嘴上倒是没耽搁吃手里那捧着的小食。

  李厨娘被飘来的香味勾得腮帮子直冒酸水,见那两人边吃边聊,更是让她心痒难耐。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厚着脸皮凑上前去搭话:“两位婶子好早,这是在吃什么呢?”

  两位妇人将李厨娘上下打量一番,见她穿着得体,面色红润,便知她也是哪家士族官家的厨子,于是高个儿妇人笑眯眯地对她说:“玉春街上那个往日卖大蒸饼的摊子,新来了位面相极好的小伙儿,卖得点心前所未见。”

  “我们去时,已售出一小半儿,你这会儿去,许是还能剩下一些。”矮个儿妇人说完,将手上剩下的一点细白面卷塞入口中,满足地呼出一口气。真是香甜扑鼻。

  “这点心热着吃这么香,不知凉了滋味又如何?”高个儿妇人砸吧砸吧嘴,明显意犹未尽。

  “我都后悔了,应该再买两个才是。”矮个儿妇人懊恼地说。

  李厨娘一听这还得了,去晚了估计连渣都不剩了,于是赶忙与那两位妇人道了声谢,扭着肥臀朝玉春街小跑而去。

  *

  陆诚与叶昕天不亮便抬着板车出门了。到了摊位前,天刚蒙蒙亮。

  陆诚开摊生火,叶昕则将蒸笼一只只摆上,又取来一只陶碗,一把小刀,将一支木箸削成了一把细细的木签子。

  “叶大哥,你这是在做什么?”陆诚用挂在脖子上的布条擦了擦汗,好奇地问。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叶昕眯眼抿嘴神秘一笑,抬头看了眼逐渐清晰的蓝天白云。

  临近辰时,天光已然大亮。

  大集之日果然与平常不同,进出寿春的货船都排在玉春街附近的河边卸货。

  挑夫与商贾往来不休,队伍恨不得排到玉春街上来。

  再观街上,沿街的摊子比往日多了一倍还不止,摆出的货品亦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围着玉春街的两条街巷更是马车嘚嘚响声不绝,人流如织。

  见到这般场面,叶昕终于放心了。有了如此可观的人流量,其中还不乏购买能力强的商贾和大户人家的采办,他这点心才能卖得出去。

  此时十笼蒸笼下的炉子已然熄火,夹带香甜气味的蒸汽在春风中缭绕不散。

  叶昕打开热气腾腾的蒸笼,将其中三样点心各取一只,用小刀切成数小块,倒入摊位前的大陶碗之内,又伶俐得在那些点心上叉上木签子。

  辰时该是多数人用朝食的时候。陆诚在一旁,见第一批卸货的货船已完工,一队商贾从码头朝玉春街涌了过来,立马取过蒲扇,用力扇动几下,面点中的谷物香气伴随着春风一路飘散,引得还未用朝食的路人纷纷扭头驻足观望。

  只见面前的陶碟中,摆着三样模样极为讨喜的点心,香味四散,热气袅袅。

  “小哥,你这卖得是什么吃食?”有路人经不住好奇,走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