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做糕点_作者:秦燃(47)

  路面也是用石板铺就,虽不宽敞,但极为整洁。行走其间的人不算多,但也不会让人觉得冷清。

  巷子两侧多为民居。偶尔有开着门板做生意的铺面,门面装修得十分朴实,小小的方寸之地,都是做些买卖日常用度的营生。

  叶昕与陆诚扛着挑担在巷子里从头到尾走了一回,将这里的店铺熟悉了一番。见到有粮铺、陶器粗瓷铺、针线铺,还有一家烧饼蒸饼铺,和一家小小的茶舍,倒是没有酒楼。

  巷子不长,还不及玉春街的三分之一,叶昕与陆诚花了小一刻钟便从巷头走到了巷尾。

  偶尔有挑着女子头发首饰、果脯零嘴儿的货郎穿梭期间,一低一高地叫卖声老远的就能让人听见。经过一家人家时,若屋子里的人正好想买那货郎卖的东西,就会有人打开木门,站在门口喊住货郎,挑看自己中意的货品、讨价还价。

  这就是类似现代的“快递货到满意了才付款”的买卖服务啊!叶昕一边挑着挑担一边想。

  “师父,要不咱们先在这儿停一下歇息歇息?”陆诚看了眼叶昕被挑担压得红红的颈侧,再次出声劝道。

  “呼……呼……也好,那、便停下歇歇脚。”叶昕喘着粗气说道。这具身体的体力实在是不怎么好。才走了几里路,都歇了好几次了。

  不知道这条采青巷附近的居民购买力如何,所以叶昕与陆诚只是将点心做好后,挑着走到这边卖,没带沉重的炊具。饶是如此,不过几笼点心,分量没多少,叶昕扛着走了这些路,亦觉十分吃力。再看自己的徒弟,脸不红气不喘的,比自己强了可不是一丁半点。

  看来得想办法锻炼一下身体了……叶昕的自卑劲儿还没怎么酝酿的太够味,身前倒是来了位客人。

  “叶郎!你怎地来采青巷了?”

  听陆宜说过,在这里若有女子称男子为“郎”,是一种比较亲昵的称呼,叶昕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理解为“小甜甜”。之前自己和陆诚在玉春街摆摊的时候,叶昕凭着刷脸与和气攒了不少好人缘。随着相熟女客的增多,这么唤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没想到在这儿能这么快便遇见熟客。叶昕抬头看了看面前颇有几分眼熟的年轻妇人,立即乐呵呵地回道:“是程家娘子啊。哈哈~好巧。”

  “你生意都做到我们采青巷啦?我还想着等会儿去你摊子上买点心吃呢!”程娘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着一身罗秀襦裙,瞧着很是体面,对叶昕笑着说道:“眼下你来了,我倒能省了不少脚力。”

  对于顾客,叶昕向来都是笑眯眯的:“今日我做了新品呢!程娘子要不要买点尝尝?”

  说着,叶昕掀开挑担上覆着的油布,打开笼盖。

  “咦?!瞧着样子倒是怪好。”程娘子微微弯下腰,望了几眼笼内的两种新点心,眼睛亮亮地问道:“你这两样点心,统共做了几个?”正巧家里的婆婆明日要做寿,不如全买回去摆在寿宴上。如此精巧又新式的点心,一定会让婆婆与客人满意。

  叶昕听了这话,猜到她可能会买不少,耐心道:“这次是新品,我做得不多。各二十个。程娘子想要几个?”

  程娘子一听居然每样只有二十个,立刻说道:“那我全要了。”叶昕做得点心她每种都买来吃过。模样和味道皆是拔尖的,她对他的手艺十分信得过。

  叶昕听她的语气,有些吃惊,生怕她买得太多了,赶忙劝她说:“这两样点心可不经放。程娘子一次买这许多,吃不完可要浪费了。”

  “哎。不会。我用来做寿用的,还怕不够呢。”程娘子笑这小哥的实诚,摆摆手道:“叶郎不用担心。对了,这两样叫什么?”

  “做寿用的?”如此一来,那得给这两样点心取个吉祥好听些的新名字了。叶昕脑子登时打了个转,将这两种点心的原名给改了改,指着说道:“金黄的这个,叫黄金滚滚。白的那个,叫杏仁香糕。”陆诚默默地看了一眼师父,心中感叹师父真机灵,果然比自己会做生意。吉祥的名字张口就来。

  “好名字。好听,吉利!”卖相好,名字也不错。程娘子很满意。“价钱如何?”

  没想到刚来遇到的第一单,就是个大客户。采青巷的居民即便是奴仆,手头所有的银钱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比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