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作者:绍兴十一(30)

  萧山自得了那一大堆书,又被秦重限令不准出门后,每天的生活便机械的可怕起来。

  他生活作息全然按照自己以前在部队的习惯,早上六点半起床的时候,天还没亮,先来个越野五公里。

  不过越野五公里在第一天就夭折了,一是因为他现在年龄毕竟还小,经不起这么大强度的运动;二是因为秦重舍不得儿子瞎折腾,强力的阻止;三,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油铺来来回回就这么大点地方,五十米就不错了,五公里还是做梦吧!

  他只得将越野五公里退而求其次,改成了一套擒敌拳。

  早餐他也吃的多,稀饭,馒头,包子一股脑的往肚子里面倒,唯一让萧山不太满意的是,这时节没什么蔬菜,肉鱼都是咸腌的,不太符合他自己的饮食习惯。

  上午的时候王美娘什么也不干,就教萧山写字认字作诗赋,萧山很想把这些功课换成弹道学,几何学,现代兵器等等,但也只是想一想罢了。毕竟在这个社会,你写一手好字,比你能创造出来相对论吃香多了。这也算是入乡随俗!

  下午萧山就自由多了,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特意安置了一些木桩,用来练武,又掉了一个沙袋,用来拳击。还间或安排一些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体能肌肉类的训练,才过了一个月,油铺的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萧山明显的长高长壮了不少。

  晚上萧山则看那些非常不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书,竖行繁体字在强行了看了七八天后,也算是慢慢的习惯过来,不至于太影响阅读速度了。

  这种日子过得飞快,转眼油铺院中那棵老槐树已经开始抽嫩芽了。

  萧山在院子老槐树的树杈中横了一根棍子,用来做引体向上的。这天他正数着自己已经做了五十个的时候,猛然想起一件事来,不觉“哎呀!”的叫了一声。

  王美娘正好路过院子中,她今天穿了一件青底白花的对襟小袖,头上插着跟蝴蝶银簪,行走之际银蝴蝶晃动,显得身材婀娜,步伐轻盈优美。她手里拿着给萧山新做的一件长袍,听见萧山叫唤,忙止住脚步问道:“阿猫,你怎么啦?早说了不要跟个猴子似的吊在树上,现在是手拉伤了?”

  萧山跳下地,摇摇头,说:“没什么!”

  原来他忽然想起当日和赵瑗的三日之约来,当天他被王美娘看的紧,不得空,等到傍晚时分才瞅了个空溜出门,但去的时候那里半个人影都没有。当时他还有些郁闷赵瑗果然是失约了。

  现在他吊在树上的时候,忽然想起对方可能跟他一样不得空,去的时间段,应该留个什么记号的。

  但他转念一想,又记起赵瑗临走的时候说这些天很忙,可能不会有时间过去,那对方是可能去赴约了呢,还是可能没去呢?

  萧山现在也无法知道了,毕竟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想查证也没办法,只是有些遗憾,但也没遗憾多长时间。

  在他的心中,大家有缘,江湖自会再见,无需为了这些事情伤神;更何况,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对方老是纠结于自己姓秦的话,再相见也不会愉快。

  王美娘站在萧山身边,看着自己的义子,是越看越喜欢,这些天儿子长得飞快,也从以前的细皮嫩肉的瘦弱小童,变得身材有些健壮,像个男子汉了。

  王美娘将自己的丝帕递给萧山擦汗,又让他换了新做的衣衫。这时春天节气,暖风醉人,萧山浑身的骨头虽然还没长开,但穿上青绿色的绸衫,系好黑色的皮革腰带,又戴上一顶逍遥巾后,也是有几分英俊的样子。

  王美娘喜滋滋的盘算:“阿猫,你今年十五了,明年就要十六,是该定门亲事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娘去找人给你说合!”

  萧山开始听王美娘说自己的年纪,还觉得纳闷,结果下一句居然是要给自己定亲,一口口水差点给呛住,忙用力摇头道:“我还小呢,不急这事!娘你别瞎操心了,我要念书了!”

  王美娘喜滋滋的笑着点头,又出去和秦重商量这事。

  萧山则坐下来,翻开自己这些天所做的笔记,开始认真的思考起自己将来的道路了。

  他已经把他所买回来的书都看完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情况,算是有了更深一步的见识了。

  宋金交战十多年,各方凋敝,赵构被金兵追到海上,又再次转回来,在宋人的努力下,一步步的建立起南宋,平定内部的无数叛乱,不可谓不艰辛。而金国的情况,比宋朝也好不了多少。当年灭宋的能征善战的金国将军们都已经死光了,金国国内的高层也因为和战问题互相倾轧,清洗了好几波去了,现在就剩下个半吊子的金兀术被当做灭火器使用。金兀术先是在宋金交战中,把赵构打的臣服了之后,又被金国的皇帝丢到北面去和蒙古人死磕,成败如何还不清楚,但蒙古人显然没赵构这么好忽悠,估计多半会吃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