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作者:报纸糊墙(872)

  这常乐县城的围墙高大规整,墙面上还抹了水泥,显然是这两年刚建的。

  从城外看这座城的规模,比凉州城小了几近十倍,城池周围的农户庄园分布亦不很多,大片大片的荒滩戈壁,只有少数地方可以种庄稼。

  进城以后倒是颇为热闹,彭二面上带着笑,让后面那些人莫要跟丢了。街道上不少商贩,亦有那担了柴草菜蔬进城来卖的农户,亦有一些胡商在城中走动。

  这些景象在凉州那边亦是常见,只那边汉人更多些,这边很多人身上虽着汉服,看着却并不很像汉民,有一些可能是牧民出身,还有一些可能是杂胡,还有不少皮肤漆黑的昆仑人。

  城中这些人对于彭二一行的到来,也都感到有些好奇,不少原本坐在街边磨针的人,这时候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一行六七人,全部都是女子,虽然都是生面孔,但料想应该是羊绒作坊那边的人没错。

  “早前听闻织布作坊那边要来个新管事,可是这些人?”

  “约莫便是。”

  “你看哪一个像?”

  “这些应该都是管事吧。”

  “……”

  “看看那个小娘子,年岁约莫不足二十。”

  “她也是个管事?”

  “不知,相貌着实不错。”

  “……”街上这些人看着彭二她们一行嘀嘀咕咕的,小声议论着。

  “借问,不知罗二娘的羊绒作坊该往何处走?”彭二这时候问街头的一个妇人。

  “哦,羊绒作坊啊,就前面那个路口,拐过去,再走几步就到了。”那妇人很是热情,伸手比划着羊绒作坊所在的方向,给彭二她们指路。

  “那边是作坊区,不少作坊呢。”

  “你看围墙最高的那个作坊,便是羊绒作坊。”

  “别的作坊都开着门,男男女女进进出出的,就那羊绒作坊没有闲杂人等进出,好认得很。”

  “就从这条小路过去,前边就是了……”

  “……”街上这些人都特别热情,一个个七嘴八舌地给彭二一行指路。

  彭二几人按他们指的方向走了没几步,便看到二娘她们高高兴兴地迎了出来。

  原来早在她们这一行人刚进城的时候,便有那好事的小孩,跑羊绒作坊那边报信去了。

  “罗二娘!罗二娘!方才有几个娘子牵着马匹进城来,是不是你们的人?”

  门内的管事听着了动静,打开门来问究竟,然后很快又有人去喊了罗二娘,于是不待彭二等人寻过来,她们这边就先迎了出去。

  罗二娘也有好几年没见着彭二了,这时候再相见,十分高兴,彭二于她,就与亲姊妹一般。

  “可是累了,包袱给我,我来拿。”

  “不很累,有马骑呢,也不是用两条腿走过来。”

  “还是颠簸,他日待陇右道这边都通了木轨道,往来就便利了。”

  “你们可见着了那木轨道。”

  “见着了,就是没坐成。”

  “怕什么,就在这县城外头,哪一日想坐便去坐,三文钱便能到晋昌,方便得很。”

  “肚子饿了吧?”

  “这会儿已是过了饭点,不若我去街上叫些饭菜过来。”

  “去吧,多叫几个好菜,莫要吝惜钱财。”

  “哎。”

  “……”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太阳金灿灿地照着,天气并不炎热,彭二一行跟随罗二娘她们一路进了羊绒作坊。

  有人高高兴兴跑到大街上买饭食,又有人匆匆忙忙去与她们烧热水,忙活得就跟过节一般。

  罗用这时候在常乐县衙这边也听闻了这件事,平日里他并不怎么往羊绒作坊那边去,主要为了避嫌,不过像今日这样的日子,过去一趟倒也无妨,也无需摆那官老爷架子,非等着彭二她们过来拜访自己。

  罗用去到羊绒作坊的时候,彭二几人都已梳洗过了,头发尚还带着湿气,这时候穿得清清爽爽的,正坐在前厅与二娘她们说话,前面的大门难得敞开着,不时有街上食铺里的人提着一蓝蓝的饭食送过来。

  罗用与她们打过了招呼,径自寻了一个位置坐下,他上回去长安城的时候,来回都经过凉州城,都见过彭二,而且他与彭二之间的交情,原本就不如二娘那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