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作者:报纸糊墙(966)

  某日二娘她们几个与黄香兰闲话,说她怎么都不舍得管孩子,别说打了,骂都没听她骂过几声,黄香兰道,是因为这小子长得像他阿耶。把几个女子笑得不行。

  说到这感情上的事情,罗二娘今年虚岁都有二十八了,还是半点动静都没有,罗用也有二十七了,同样也是没动静。

  四娘小些,今年虚岁才二十二,只是搁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同样也是大龄剩女一枚。

  四娘与白以茅之间的那点情况,罗用他们也不太好说,站在兄长的角度,既不希望她受那许多限制,又不好叫她舍弃这份感情。

  这种情况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也不存在说哪一个选择就必定会更好,只能看他们自己如何抉择而已。

  原本这两人之间也是很含糊的,近来那白以茅去了河西之后,不知怎的,倒像是有些想明白了。

  罗用他们也都看出来了,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明朗起来。

  这一年农历五月初,正是夏初时节,四娘收到一封从河西寄来的信件。

  信中,白以茅对四娘说道:“……你我皆不是那性情软糯之人,亦无将就他人的想法,既然心中装着彼此,便没有不成的道理。”

  这是他们之间说得最明白的一次,也是态度最坚定的一次。

  收到这封信件以后,四娘原本有些彷徨的内心,终于也变得安定下来。

  正如白以茅所言,她并非软弱之人,能承载重量,亦无惧前路艰险。

  如今知晓对方的态度也同她一般坚定清晰,如此,那便一起迎难而上吧。只不知这世间,最终又能将她二人磋磨到何种程度。

  ……

  这天晚上,罗用被人拉出去应酬,待他回到府中,便见四娘正在院子里练刀。

  “怎的了这又?”罗用行到廊下,问正坐着吃樱桃的六郎七娘两个。

  “不知。”六郎端端正正回答道:“方才有人送了白以茅的信件过来,看完以后她就这样了。”

  “定是又吵架了。”七娘学大人模样摇头叹息道。

  “好端端的怎的又吵起来了?”罗用也觉得他俩八成又吵架了。

  “谁人知晓?”

  说起来,罗四娘和白以茅这两个人也是奇葩,隔着好几千里地,好几个月才通一次信,就这般,他们都能吵得起来。

  二月份那时候便吵过一回,气得四娘一宿没睡,大半夜的,也是在这个院子里练刀。

  第421章 计划

  时间进入五月份以后,这长安城中便是一日热过一日。

  罗用他们居住的县主府还好,地基比较高,这时候的有钱人家建房子,就喜欢在房屋底下垫一个高高的土台子,所以即便只有一层楼,进屋的时候也要走几个台阶,像那皇宫里头的大殿,地基就尤其高。

  长安城夏日闷热,蛇虫鼠蚁又多,地基高些就比较有优势,不仅高爽通风,也没有那么多虫子。

  不过那也就是上层阶级,寻常百姓建房子,哪能筑得起那般高的高台,再说也不合规制。

  这天气一日热过一日,蚊蝇也是一日多过一日,作为一县之长,罗用近来也颇忧心,这蚊蝇一旦多了起来,就很容易传染一些疾病,像疟疾之类。

  其实罗用他们这一次在长安城中普及沼气池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附带工程,那就是填埋渗井。

  所谓渗井,就是一些人家在院中挖一口旱井,然后再将一些无处可去的生活污水倒进井里,让它渗透到地下去。

  这般做法,眼前倒是干净了,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却很严重。

  早年隋文帝之所以要建大兴城,也就是现如今唐人居住的这个长安城新城,不仅是因为老城拥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下水污染太过严重,从井里打上来的井水都咸卤了,那还能吃吗?

  罗用他们这一次在普及沼气池的时候,顺便就把那些人家的渗井给填了,让他们别再把污水倒进渗井,倒沼气池里吧。

  至于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液,因其具有较强的肥力,很多人家自家院里就有种菜,可以用来肥地。

  至于那些自家不种菜的,亦或是嫌弃其气味大不爱用的,便可以将这个沼气液让给别人。

  对于肥料,善于耕作的中原人向来都是不嫌多的,从前便有那专们在城里收集粪尿的人,现如今这沼气池一建起来,粪尿便少有了,大多都进了沼气池,倒是多出来那些个沼气液沼气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