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这和陆时安有何关系,那关系还是很大的。陆时安心中很多发家致富的点子,都需要有很多人,才能实现。当石头村变成行商的必经之路时,他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价值。
当石头村,乃至燕来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廷一定会重视这个地方的税收和整个地方的安稳,这里的治安也会越来越好。这都是与陆时安息息相关的事情。
陆时安觉得石头村里的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到他们,也让他这个外来客,更加有归属感了。这种归属感让他觉得很温暖,也感到很安全。
在现代,总是一个人,当时觉得过的还不错。现在他回想起来,自己是怎么度过那些孤单的日子的。
现在走哪都会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从未厌烦过。在家里也有阿恒的撒娇和小玉的关心的话,他也感觉良好。忽然清醒,原来自己从来都是喜欢热闹和温馨的,不过一直在回避自己的真实想法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看到我的文,请大家有空给我这个渣渣作者写点评论哦,再次感谢!
第9章 石头村变化和陆家买奴
两个月过去了,石头村一日一日的明显的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一个月前,还有村里的人去别的地方宣传售卖肥皂。现在不等人出去,便有镇子上的杂货店的老板前来采购。
村子里现在连最懒散的人都开始努力帮家人做肥皂了,只盼望着能够多卖些出去。
肥皂的价格也是按陆时安那个价格定的,一锅火碱和废油能造不少肥皂哩!赚钱的空间很大。
“唉,往年累死累活,还要靠着天吃饭,到手里的钱也没个十几文。”一个老人感叹。
“是啊。”旁边那人也唏嘘,“如今可不同了,只肖做上几锅皂液,就能造成装不下的肥皂。这肥皂,短短两个月,名声就打出去了。我家连买年货,买新衣的钱都够了。都还是托了陆大郎的福啊!”
“谁说不是呢?你再想想,咱村里,还有不少学了火炕的人。到冬天,他们该发财了。”
“是啊,不一样了,这日子,要变了。”
有时村里人也会用肥皂同外来的客人换米或者换绢布。只要总体价格大差不差,村里也不会有人过问。
现在石头村人来人往,人流量渐渐大了起来,往来间也有不少行商的人。可惜村里的产业还是少了些,要是村中产品多了,也是会有不少人选择在村里歇脚的。
这时候,村里还没有客栈。陆时安决定出资在村里建一个客栈,提供食宿。但现在不行,因为他钱还没攒够。
现在镇上对于果酱没有那么热衷了,但是每个月还是会卖出不少。他每个月都有十几两的进账。这是纯粹的收入,一点成本都没有。
同样,花费也是有的。比如他又想买材料做前世吃过的鸡蛋糕了,还有试着做做饼干。他就用家里的糖,鸡蛋和面粉试着蒸了一些,发现居然做得还可以。就是如果要做得更多的话,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村里人这时候大多都很忙,因为除了肥皂之外,还有农活要忙。感觉比以前更加辛苦了,但人的精神面貌已经改变了许多。因为卖肥皂能马上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看得见。
陆时安也需要一个快速生钱,还不会招人耳目的途径来钱,于是就从食品着手。还是那句话,人手不够。
一直以来他都在逃避人口买卖这件事,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就会加入他们。
只是他没想到这天来的这样快。
买仆人这件事,他也和程玉,陆时恒商量过。程玉表示没意见,阿恒只是来凑个热闹,不能发出建设性的意见来。
其实陆时安自己是知道人口买卖是不对的,但真的没有办法,这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陆时安有些自嘲地想:“陆时安啊陆时安,你连石头村都没有彻底改变,你还想改变这里的制度吗?真的是自不量力。”
但陆时安消沉了一会,又马上振奋了起来。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目标没达到,就开始想那有的没的是不行的。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太大会扯到胯。
虽然做好了心里建设,但是看到镇上买卖的人口的数量之多,还是有些震惊。整个安州城就只有三万人不到,而燕来镇也不过是三四千人而已,这还是靠近皇城的城镇啊!现在在看看正在发卖的奴隶,认真数一数,也有上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