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孙子笑而不语。
说起地热,何阳轩想起来空间里还有电热毯,只是家里头用电的机器已经不少了。
其实屋子里的取暖已经很好了,问题还是在保温上面。当然,这栋楼没问题,这栋楼可以说是村里头最保暖的屋子,无论是材料上还是装修上,都是顶好的。
可再好的房子,面对这样极端的环境也是无力的,只能尽可能的再加厚墙壁厚度,来给房子里面保温。
如果今年几个月都是这样极端的环境,林谦就要开始考虑在墙的外面再加一层厚厚的墙来抵御严寒,而夏天也可以用于抵御酷暑。
这就相当于在楼层外面盖一个大房子来小圈套大圈,可真要这么做,那对于坚固和承重上面的要求会更大,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林谦家里算得上有了万全的准备,可依旧是过得这样艰难,更何况是那些促不及防进入末世的人们。
林谦没有猜错,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死了很多人。
不光外面,村里也死了很多人。
出门玩耍的孩子。担心孩子,冒着降温出去找孩子的人。
半夜炉火灭了,却又因为低温困倦没从床上起来的人。
只是想出门去抱一些柴火回家烧的人,仅仅站在大门口看外面发了一会儿呆。
整个地区,一场灭世般的降温。
温室里面,每天何阳轩过去两次,添加炉火检测温度。
林谦倒是想代劳,可他没有空间。何阳轩因为有空间,基本不用什么准备,几个小跑进入温室用什么直接从空间里头拿。
好消息是降温的第二天温度就停止了下降,第三天甚至开始了回暖。
何阳轩每天记录外面的温度,对于别人来说,这样的升温并不明显,甚至不可察觉。
平均每两天能回升一度,虽说缓慢,但好歹是个希望。
直到零下七十度的时候,也就是近一个月以后,军卡终于再一次出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差不多两百帖暖宝宝,两斤蔬菜干和十根蜡烛。
这么多的暖宝宝是林谦没想到的,还以为会是煤炭一类的。
“煤炭的运输成本太高,而且燃料上面对于农村来说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去年收成不错,剩下就是取暖问题了。这种暖贴成本不是很高,方便携带,对于一些需要出门的人有很大用处。”这是兵哥们的解释。
如果是热水袋,出门携带并不方便,如果是抱柴火一类的,更加碍手碍脚。只有暖贴这样的,手脚和腰眼贴上了,就全身都暖和了。
“那来年能量产卖吗?”林谦问道。
兵哥想想道:“这个真说不准。倒是有心每年都大量生产,可一直当做物资发下来,政府也消耗不起。可愿意消费这个的人应该很少,毕竟现在这样的世道,没有人愿意买这种用一次就扔的消耗品,销量肯定不多。现在这世道,任何原料、生产力都很珍贵,不能浪费。”
送暖宝宝其实也算是一种实验,看看效果,如果可以,来年可以多生产些,这个虽说比煤炭造价高,可运输成本低,而且比起粮食,送这个对于政府来说更容易承受。
政府送来的暖宝宝,是内部工厂监制的,虽说生产力下来了,可质量提高了不少。
林谦二人存的暖宝宝很多都是从网上批发来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回实验了一下政府送来的暖宝宝,温度比他们买的低一些,不过发热的时间很长,甚至觉得贴着躺床上睡一觉都没事。
当然,二人干不出这么蠢的事情。即便温度再低再稳定,睡觉时候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也很容易低温烫伤。
晚上睡前,爷爷点了两个松脂木块作为照明试了试,那火光能有四五厘米,能够照到的面积比一般蜡烛还要好。
第二天爷爷就跟二人提议,以后屋里头少用电灯浪费电,现在家里存电也不容易,其实用一些些燃烧的光源代替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那以后,家里就开始尝试使用蜡烛、松脂木块一类的来代替照明。除了厨房、卫生间这样需要能见度高一些的地方,卧室这样火焰的照明基本上是够用的。
尝试了两天感觉差不多,也就减少电灯的使用了。
必要的时候手机随手在身边,床头柜里还放着手摇手电,争取将对电的消耗一再降低。
其实用火焰照明还是有一点好处的,虽说能见度低了,可在这样朦胧的灯光下,看人也越来越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