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133)

2018-12-01 来自远方

  太守主簿对坐议事,等到诸事议定,一匣子饴糖也少去大半。看看匣子,主簿果断又拿起两块,麻溜的起身告辞。

  魏太守重新展开竹简,审阅魏悦记下的练兵诸事,神情一片肃然。

  待到择选之日,被录名的良家子都由父兄家人送往城内。卫青蛾父亲战死,亦无同胞兄弟,赵嘉提前赶往卫氏村寨,准备送她入城。

  天刚放亮,垣门就已经打开,五六辆大车鱼贯而出,车上是等待择选的良家子,其中就有公孙敖的从姊,还有牧羊孩童阿陶的长姊。

  女郎们的父兄或坐在车前,或骑马行在车辆左右。

  队伍沉默前行,气氛凝重,无一人出声。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耐不住,对坐在车上的妹妹道:“阿妹如能入选,此去长安就为贵人,届时莫要忘记为兄。”

  少女不出声,陪她坐在车上的阿陶双目喷火,怒视马上的兄长,想要开口,却被少女一把按住。

  “阿姊,阿兄怎能如此!”

  “不用理他。”少女容貌秀丽,看着马上的青年,眼底泛着冷光,直将对方看得打了个哆嗦,不自在的转过头,才收回视线,叮嘱孩童道,“如我入选,你要记得孝顺阿翁阿母。如果我能活着,必要挣出一个前程,让阿翁阿母和你都过上好日子。”

  少女抱紧孩童,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浮木。双目合拢,泪水滑过眼角,浸入孩童的发中。

  “真是,明明是好事……”青年不记教训,又嘟囔一句。

  破风声陡然袭来,坐在车前的中年男子面带沉怒,扬起长鞭,啪地一声甩了过去。青年本能的举起手臂格挡,不想鞭子力道太大,直接绕过他的前臂,将他从马背拽到地上。

  “阿翁?”青年握住手臂,满脸不可置信。

  “给我滚!休要让我再看见你!”中年男子收回长鞭,脸颊因怒气抖动。

  青年呆呆的坐在地上,看着车队走远,不知如何反应。

  少女抱着孩童,看向父亲高大的背影,张嘴想要说什么,却被中年男子打断。

  “阿梅,是我没本事。”中年男子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别怨阿翁。”

  “阿翁,我不怨。”少女松开孩童,移到中年男子身后,安慰道,“阿翁,我不一定入选。就算要去长安,也未必没有前程。”

  男子叹息一声,用力攥紧马鞭。

  少女回到原位,重新将阿陶抱进怀里,轻轻摇着:“阿弟,去城内还早,睡一会。”

  孩童将头埋入少女怀中,压抑住模糊的哽咽。

  队伍继续前行,其他车上的少女也和阿梅一样,都在尽力安慰家人,只是效果并不显著。行至中途,这些敢同匈奴拼命的汉子都是眼眶发红,大手握成拳头,用力得关节发白。

  卫青蛾的马车行在车队之后,赵嘉策马走在旁侧,听到风中传来的只言片语,两人陷入沉默,再未出一言。

  良久,少女才道:“阿弟,你言要马踏茏城,可作数?”

  “必当践言。”赵嘉眺望北方,郑重发下誓言。

  队伍行至城门前,天已大亮。

  从各县赶来的大车络绎不绝,在城门前排起长队。

  择选地在宦者的下榻处,鉴于窦太后的命令,章程和以往略有不同,不过大体还是家世相貌为重。

  沙陵县的良家子排在最先,卫青蛾先父有爵,曾在郡内为官,第一批得主使亲见。

  少女脸颊上的伤已经开始愈合,先前用了草药,痂都已脱落,再覆上一层薄粉,一点看不出是新伤,俨然是多年前留下的疤痕。

  得书佐提醒,知晓眼前少女就是卫青蛾,宦者特意多看了两眼。见到少女脸颊上的疤痕,眼底闪过一抹惊讶,很快又变成笑意,对记录的书佐道:“面有瑕,貌为中下,不取。”

  “诺。”

  书佐展开名册,拿起刀笔,将卫青蛾的名字划去。随后又展开另一册竹简,记下落选的因由。

  赵嘉等在院外,并不知道里面情况,难免心生焦急。

  直至院门打开,卫青蛾和另外几个落选的女郎走出,赵嘉才终于松了口气,大步迎上前:“阿姊,一切都好?”

  卫青蛾颔首,见赵嘉命健仆去赶大车,当下拉住他:“阿多,路窄,车过不来,我骑马。”

  赵嘉没有异议,转身时发现少女鬓角微松,惊讶道:“阿姊,你的银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