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母,孙儿立誓,今生仅得陈娇一人为后。”
窦太后半合双眸,许久没有任何表示。
刘彻继续伏身在地,动也不动。
“起来吧。”窦太后终于出声,语气中带着疲惫,“你有心就好。”
“诺。”
“医匠用了新药,你父皇的病好了许多,只是不能劳累。我同你父皇商量,朝中近日无大事,小事却是不断,我精神不济,不耐烦操心,明日你来长乐宫。”
明白窦太后话中的暗示,刘彻勉强抑制住心中激动,再次俯身行礼。
“遵大母之命。”
“去吧。”
“诺!”
刘彻退出殿外,被冷风一吹,人稍微冷静,看向未央宫方向,双眸黝黑,心仍砰砰跳个不停。
远在边郡的刘荣并不知晓长安城内变化,同赵嘉一番长谈之后,将两名忠仆留在云中城,命其抄录官寺贴出的告示,自己往村寨去接云梅,见过云父云母,其后返回沃阳县,着手丈量田地,为接下来的开荒做准备。
畜场中,水泥窖已经建好,赵嘉看过之后,组织人手将运回的材料破碎调配,投入水泥窖中煅烧。烧制成熟料后,再分批加入石膏磨细。
试验数日,终于得出一批符合要求的成品。
魏悦抵达畜场时,赵嘉正指挥青壮搅拌水泥,打算检验一下成果。看到魏悦策马行来,顾不得满身尘土,扬声笑道:“三公子来得正好,这是新制的水泥,筑城、铺路、修桥,全都用得上。”
水泥?
魏悦翻身下马,看到青壮挥动铁锨,听赵嘉细讲水泥的用途,不由得也生出几分期待。
第八十七章
水泥搅拌完成,青壮们用拖车运来大批青砖, 堆在选定的旧圈前。
临近雪融, 地面不再冻得如石块一般。
熊伯亲自带人打下地基, 虎伯寻来制砖的匠人,动手起窖烧砖。过程不比制造水泥简单, 所幸匠人都是熟手,有丰厚的工钱驱使,彼此通力合作, 很快就制出让赵嘉满意的青砖。
“这块地本是羊圈, 后来废弃, 早两天清理出来,准备用砖砌墙。”
赵嘉同魏悦说话时, 青壮们已经取来工具, 开始堆砌砖墙。
比起夯土建筑耗费体力, 砌砖墙显然要轻松许多。有经验的匠人做示范, 青壮们用心学习,手下越来越熟练。在众人的努力下, 一面高过一米五, 长过三米的砖墙以惊人的速度立起,
哪怕是赵嘉早就说过, 匠人们也有提点, 面对这堵砖墙,包括熊伯和虎伯在内,畜场众人也不免露出惊色。
骑兵第一次见水泥, 惊讶更甚至众人。
魏悦走上前,抽出长剑,摆明是要试一试墙面强度。
赵嘉连忙拦住他,道:“三公子,水泥凝结需要时间。”
“多久?”魏悦问道。
“这个,估计要到明日。”赵嘉看向新砌的砖墙,心中有些没准。就算干得再慢,明天再看,无论如何也能凝结硬化。
相比起夯土造墙,需要人力将土压实,这个速度无疑要快上数倍。
赵嘉亲眼所见,仅是一段五米高、三米宽、不到十米长的土墙,就要几百个城旦轮换夯土,耗费数日才得完成。为了赶工,期间有十多人被活活累死。
无独有偶,凡边郡之地,只要涉及建造城墙和要塞,城旦的死亡率都会达到惊人的数字。故而才有一种说法,但凡到边郡服刑的城旦,最好提前备下棺材。除非运气好遇到大赦,如若不然,九成以上都活不过五年。
遇到工程量巨大,城旦数量不足,边郡太守就会下令抓捕野人和盗匪。野人匪盗抓无可抓,乡间的游侠、无赖和闲汉都会被抓起来服苦役。
之前打畜场主意的恶徒,被少吏押送入官寺,除两人被处死,其余都被罚为城旦。日复一日的“劳动改造”下来,他们再没有活命的窃喜,有一个算一个,都希望自己一起被砍掉脑袋。这样服苦役的日子,真心不是人过的。
“明日?”魏悦沉吟片刻,道,“阿多,水泥造价几何?”
“不贵。”赵嘉唤来在一旁帮忙的赵信和赵破奴,吩咐他们将烧制水泥的原料搬来,“都不是难寻的材料,就是立窖麻烦一些。唯一难寻的就是石膏。”
赵信和赵破奴的动作很快,两人分别拉着一辆拖车,一辆上堆着没有破碎的石灰石,另一辆上则是破碎调配并且磨细的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