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28)

2018-12-01 来自远方

  擦掉头上的热汤,不去管衣服上汤渍,黑七弯腰捡起盘碗,抓起沾染泥土的筷子,恶狠狠道,“不想吃就别吃了,糟蹋粮食,饿几顿死不了!”

  张通坐在囚室中,终于不再言语。

  黑七溜到无人处,从碗底抠出一块指头大的金子,放到嘴里咬了咬,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处收了,帮忙送信?省省吧。

  谁不知道这位张县令死定了,听上边的口风,一家老小都得断头,他干嘛要把自己搭进去。再者说,代国相那样的人物,是他一个狱卒能见到的?到相府门口就会挨一顿棍子,何必自找罪受。

  当日再无人送来饭食,连水都没有半碗。

  隔日县丞来提审,狱卒才送来一碗浑浊若泥浆的冷水。

  张县令自然不会喝。

  县丞将一切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

  又是两天过去,张通只得了半块能咯掉牙的死面饼,还有半碗冷水。张县令想要继续高傲,奈何身体的本能却和意志唱反调。

  收了他金子的黑七再未露面。听其他狱卒闲聊,说是突染风寒躺在家里。张通还以为对方是借口送信,心中不由得升起希望,抓起石头一样的硬饼,就着冷水吃下肚,过程中差点噎断气。

  听到囚室内的动静,狱卒探头看了一眼,发现人没死,也就丢开手,继续和旁人插科打诨,根本不在乎张县令趴在地上发抖。

  关押近六日,张通怀揣希望,继续闭口不言,视问话的县丞如无物。

  县丞倒也不恼,任他在囚室中枯坐,转而提审抓到的奸商。鞭子棍子齐上,没到两天,记录供词的竹简就装满了两个木箱。

  对照几人的口供,细节处有些许差别,大体上却没什么出入。

  随着越问越深,县丞的脸色也愈发难看。

  “须卜氏?你们竟向须卜氏输铜钱?当真是胆大包天!”

  匈奴是草原民族,在头曼单于——也就是冒顿的亲爹之前,一直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直至冒顿横空出世,干掉亲爹又教训了东胡,紧接着,陆陆续续征服了氐、羌、丁零等部落,疆域达到最大,气势也达到顶峰。

  在这个过程中,匈奴的贵族封号和国官号逐步确立,其中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合称“四角”,身份高于其他贵族。而四角之中,又以左贤王地位最高。

  由于匈奴谓贤为屠耆,左贤王又称左屠耆王,常由匈奴的太子担任。

  在冒顿的子孙之外,地位最高的则是三贵种,须卜氏就是其中之一。

  更重要的是,须卜氏是边郡的老敌人,魏尚没少同其打交道。在袭扰云中郡的匈奴之中,须卜氏是绝对的主力,双方的血仇可以上溯几代人。

  对边民而言,只要有机会,必须干死这支匈奴,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商人常年在边郡行走,清楚自己犯了大忌。扛不住鞭子,该招的都招了。

  从被抓到的那一刻起,商人压根没想过保住性命,只求能死得痛快点。至于家人,最好的下场就是花钱赎罪,发去做苦役。没法赎罪,那就一起上路。一起享受他赚来的家业,陪他一起死也算是公道。

  事情查到这个地步,县丞无法独断,和县尉商议之后,将供词呈送魏悦。

  魏悦没有耽搁,第一时间就去见了魏尚。

  “须卜氏?”

  魏太守翻开舆图,凝视位于云中郡东北方的大片草原,神情凝重。

  “铜钱数目可知?”

  “不下二十万钱。”魏悦跽坐在魏尚对面,视线落在舆图上,“阿翁,此事当报于长安,宜早不宜晚。”

  “我明白。”

  魏尚比魏悦更加清楚,二十万铜钱输入须卜氏代表着什么。同样也明白,暗中向草原输入铜钱的绝不只这么一家!

  案卷和供词递送长安,张氏逃不开灭族的命运。

  朝廷必须杀鸡儆猴。

  如若不然,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胆子越来越大,继铜钱之后,是不是还会向草原偷运铁器?

  “奸贼当杀!”

  边军苦战匈奴,多少青壮死在战场?

  这些人赚的钱都染着边郡军民的血,全都该腰斩弃市!可惜当朝天子不会使用车裂之刑,否则的话,这些奸贼都该绑起来活撕!

  收起舆图,魏尚怒气难消,当日就写成急奏,派飞骑送往长安。

  押送张通和商人的囚车也紧跟着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