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485)

2018-12-01 来自远方

  被他拦住的灌贤,是开国功臣灌婴次孙,颖阴侯灌强亲弟。

  说起初代颖阴侯,同被罢官的代国相灌夫有不小的渊源。

  灌夫本姓张,其父张孟曾为灌婴家臣,受到赏识,方被赐姓灌。灌夫因罪除官,背后家族彻底没落。为摆脱困境,一度遣人前往颖阴侯府,希望灌强能出手相助。

  奈何灌夫得罪的人实在太多,而灌强不类其祖,除了一个爵位,身上并无一官半职。别说不想帮忙,就算想帮也无从着手。

  来人抱憾而归,灌夫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只能灰溜溜返回原籍。

  灌贤早看灌夫不顺眼,获悉此事,出于好奇,特地派人打探。

  几番打听下来,才得知灌夫落到如此下场,似同云中郡一名长吏脱不开关系。不等他进一步探听,天子下旨召边军入京,赵嘉赫然在列。

  对于赵嘉,灌贤始终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如今当面,知晓木台之上,那个身量颇高,面容极是俊秀的就是正主,不免有些失望。

  在他的设想中,赵嘉该是八、九尺的大汉。不说腰大十围,手臂粗如大腿,也当如大父一样面容刚毅,身材魁伟。

  结果竟是这样?

  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灌贤顿感失望。

  庆幸有窦良在一旁提点,无论心中怎么想,到底没有表现在脸上。否则的话,质疑赵嘉,无疑是在质疑破格提拔他的天子。一旦消息传出去,灌贤势必要吃不了兜着走。

  灌贤回过味来,狠瞪一眼挑唆之人。

  被瞪的纨绔表情讪讪,再不敢轻易挑事。

  “取甲兵!”

  时辰已经耽搁,赵嘉提醒曹时,后者立刻命人搬来二十多件皮甲,以及负重所需的兵器。

  卫长子和另外三人负责搬运长戟。行到校场中,见到身披甲胄的卫青,没敢开口,只是用眼神示意,为亲弟鼓劲加油。

  “着甲!”

  曹时肃然表情,视线扫过众人,大有谁敢挑事,当场军法严惩的架势。

  纨绔们拿起皮甲,不约而同开始皱眉。

  以他们的身份,好歹该有将官的铁甲,怎能同军卒一般穿皮甲?还有,那些盾牌长戟是怎么回事?弓箭长刀且罢,他们又非持盾壮士,难道也要带在身上?

  有纨绔出声询问,曹时冷冷一笑。

  “身份,汝等是何身份?”

  父辈兄长是侯爵?

  他也是!

  他还是佚比两千石的校尉,统领天子亲军!

  区区一个贵人子弟,身无官职,敢质疑他的安排,生怕他找不到出头的椽子狠削是吧?

  曹时胸中运气,就要当着全营的面给出声之人好看。

  赵嘉咳嗽一声,对曹时低语几句,后者先是皱眉,随即表情舒展,再看面前一干纨绔,怒气全消,竟破天荒扯扯嘴角。

  李当户看向魏悦,以眼神示意:阿多又在打什么主意?

  魏悦弯了下嘴角:且看就是。

  “速速披甲,随营出操!”

  纨绔没敢继续起刺,满脸嫌弃地穿上皮甲,动作倒是不慢,也没有穿错,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盾牌长戟负于背,佩长刀时,系绳多绕几圈。”小吏检查过军伍负重,依赵嘉吩咐,用粗布捆上几截木桩,送到纨绔面前。

  “不习惯盾牌长戟,替之以断木。用布系在身上,可免中途掉落。”

  窦良、陈蟜和刘进动作最快,王须和灌贤紧随其后。余下贵人子弟中,有五人放弃盾牌长戟,改背负断木。

  一切准备就绪,四名校尉同时下令,场边军鼓隆隆作响。

  几名小吏策马出营,营中军伍紧随其后。

  轰隆隆的脚步声宛如惊雷,象征四营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持旗者一马当先,骑兵步卒尽随战旗指引,绕军营奔跑,速度由慢及快,彼此的距离逐渐拉开。

  见到如此场景,饶是窦良也愕然当场。直到战鼓声又起,对上曹时凶狠的目光,方才如梦初醒,当即迈开脚步,随军伍一同出营。

  有窦良带头,陈蟜、王须和灌贤等也陆续迈开脚步。

  比起习惯负重跑的边军和多日加码的羽林骑,入营的贵人子弟,仅有三分之一能勉强跟上队伍。余者尽被落下,其中六人跑过两圈就瘫软在地,腿软得像面条,呼呼喘着粗气。

  “起来,继续!”

  曹时策马来到近前,马鞭炸响。没甩到几人身上,照样让他们激灵灵打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