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701)

2018-12-01 来自远方

  继赵嘉和魏悦之后,李当户和韩嫣紧跟着率骑兵驰出,彻底封死胡骑逃生的可能。

  曹时汲取前番教训,没有轻敌冒进,严守战前制定的策略,协助李广和李息撕开胡骑前锋,直扑军臣单于所在。

  汉军和匈奴都很清楚,这将是阴山南麓的最后一战。

  若匈奴侥幸颠倒胜利的天平,撕开包围逃出生天,必定能重整旗鼓,再塑草原霸权。

  若是汉军取胜,拿下军臣单于的首级,即使匈奴不被立即屠灭,力量也会衰弱到极限。至少二十年内,本部无法保持绝对优势,彻底压服草原诸部,更无法同汉朝抗衡。

  最糟糕的情况,甚至会因失去大单于造成内部分裂。

  於单被赵嘉俘虏,身为大单于继承人,注定无法返回草原。伊稚斜再是强悍,再有威望,到底没有“左贤王”的正统地位,必然难以服众。

  如果冲出包围的右贤王长子能平安回到漠北,和伊稚斜残军汇合,情况或许会发生转机。

  无奈气运不在匈奴,如赵嘉之前所言,冲出去的匈奴正面撞上云中骑,在战斗中全军覆灭。军臣托付的鹰雕被魏悦所得,此刻已交给李息,待到战争结束,就会同战报一起送往长安,敬献御前。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士兵已是疲惫不堪,却都在咬牙坚持,只要鼓声不响,始终无一人后退。

  在王庭禁卫的保护,军臣单于几次躲开汉军致命的刀锋,更一度组织起百余骑,找准包围圈相对薄弱的地方,不惜性命发起进攻。

  很不巧,被军臣视为“薄弱”的方向,恰好是由曹时防守。

  为弥补之前过错,曹时发下狠心,和敌人拼刀子完全不防守,遇到箭矢飞来,只要不会伤到要害,同样不闪不避,俨然成为一尊杀神。

  其结果就是,战斗到现在,其他将官顶多有一两处刀伤,曹时却是身负六创,前胸背后插了三支骨箭。身上铠甲染血,仍是越战越勇,半点不见伤者该有的虚弱,用实际行动证明,“杀不死的曹校尉”绝非浪得虚名。

  随着战斗继续,无论汉军还是匈奴,体力和意志都濒临极限,随时都可能崩溃。

  就在这时,战场东侧传来一阵号角,数面汉旗飘扬在风中,正是由郅都亲自率领,从雁门飞驰赶来的援军。

  对匈奴而言,这些汉军的到来,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行说站在战场外围,阴沉的双眸缓缓合拢。他十分清楚,一切已经结束,匈奴再无任何胜算。

  军臣单于没有停下,继续带着不到百人的王庭禁卫冲锋。直到三枚箭矢迎面飞来,胸口一阵激痛,又被两杆长矛穿透胸口,方才动作一顿,在禁卫的怒吼声中松开缰绳,一头栽落下马。

  卫青和赵破奴失去战马,都在步战。他们已经杀红眼,甭管是谁,只要是匈奴人,统统挥矛扎过去。

  直至李当户杀到近前,一把抓起大单于的骨盔,高吼“军臣已死”,两人才骤然回神,意识到他们刚刚杀了匈奴大单于,长矛扎过去,当场毙命!

  第两百六十三章

  军臣单于战死,匈奴人群龙无首, 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 彻底沦为一盘散沙。

  别部扈从最先覆灭, 随后是本部勇士。百余名王庭禁卫战到最后,直至傍晚时分, 最后一人倒下,整场战斗才彻底结束。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乌鸦在半空盘旋, 地上随处可见人马的尸体, 以及断裂的弓箭、短刀和长矛。

  趁天色未暗, 汉军迅速清理战场,将同袍的尸身抬出。并有千名骑兵巡弋在战场四周, 驱赶夜间出没的狼群, 以及越聚越多的乌鸦。

  汉军大营内, 李息、郅都和李广正忙着撰写战报。

  此战不仅歼灭近十万匈奴, 更生擒匈奴左贤王,斩杀匈奴大单于和右贤王。如能乘胜追击, 左谷蠡王伊稚斜和侥幸逃出上谷郡的右谷蠡王, 未必不能就此拿下。

  只不过, 在之前的战斗中, 汉军损失同样不小, 没有补充,贸然挺进草原绝非好主意。

  抛开边郡步骑,仅赵嘉和魏悦等人率领的天子亲军, 死伤就超过五成。若非郅都的援军及时赶到,哪怕最后能够取胜,面对发疯的匈奴人,汉军的死伤也会进一步加大。

  在李广等人撰写战报时,赵嘉和韩嫣抓紧核对将官和士卒名录,展开绢布和竹简,对照染血的木牌,一枚枚进行记录。

  两人每记下一个名字,都会在其后写明出身籍贯,随即留出一行,等到胡骑的首级清点出来,专门用来记录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