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759)

2018-12-01 来自远方

  不提群臣如何想,赵嘉接旨时,整个人都有些懵,耳鼓嗡嗡作响,心跳犹如擂鼓。

  “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手捧圣旨,赵嘉声音不自觉发紧。

  这样的感觉,远甚于封侯之时。

  毕竟封侯一事早就被透过口风,心中已有准备。升任朔方太守,成为边疆大吏,委实不在赵嘉的计划中,甚至想都未曾想过。

  谢恩归班之后,赵嘉心仍跳得飞快,脚下像踩着云朵,一直落不到实处,很不踏实。

  哪怕是对阵匈奴,陷入苦战,他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目光下意识逡巡,不期然对上魏悦,浸入那双漆黑的眸子,赵嘉才渐渐找回冷静,情绪开始变得平稳。

  无论如何,既然接下圣旨,事情成为定局,就要肩负起职责。

  未战言败是兵家大忌。

  尚未做就担忧做不到,同样不符合他的性情。

  事情无可更改,无妨拼上一把,看看他这个没有为政经验的太守,究竟能不能牧守一方,慑服诸邻,建功立业,垂裕后昆!

  第两百八十八章

  元朔二年,十月, 赵嘉升任朔方郡太守, 即将奉皇命北上赴任。

  因朔方郡设立不久, 此前营造的城池,在同匈奴大战中遭到损毁, 赵嘉出发之前,特召集百名工匠,并请下圣旨, 允他赴任之后, 征调当地青壮及牧民修筑城墙要塞。

  郡下辖地甚广, 又将徙民屯边,赵嘉职责甚重, 实在忙不过来, 韩嫣主动请命, 出任朔方郡都尉, 随赵嘉一同北上。

  两人卸任校尉,之前麾下两万将兵, 除调拨的六千步骑, 余者俱留长安, 归入曹时和李当户营中。待新选校尉就任, 亲军会再分五营, 拱卫天子京师。

  从九月到十月,魏尚连递奏请,言精力体力每况愈下, 实不堪郡内军政。魏悦比赵嘉早一步出发,日夜兼程赶往云中。

  魏悦出发当日,赵嘉、韩嫣、李当户和曹时出城相送。

  几人在城郊话别,以茶汤代酒。

  手托杯盏,李当户和曹时同时皱眉,赵嘉和韩嫣对视一眼,其后抬头看天。

  上月鲁王、长沙王连传噩耗,震动朝野。

  这两位都是刘彻的亲兄弟,长沙王更在南征时出钱出力,立下大功。其后深体圣意,自己出人出钱,在南越开辟柘田,准备大展拳脚。突然间薨逝,实令人措手不及。

  鲁王去后,王太子刘光继位。

  其年岁尚轻,又不爱读书,整日沉迷乐舞车马,国事一概交给国相,已有昏聩之相。其余王子年岁更小,有的还在襁褓,借朝廷推恩,各得一县或数县地,却无能进行治理。

  事情闻于长安,经主父偃奏请,既无能治理,当仅留税收,县内诸事俱交官寺。

  论理,此言本该招致反对,偏有鲁王妃出面,使事情的推行异常顺利。

  究其原因,并非鲁王妃多么深明大义,坚持和朝廷站在一边,而是鲁王沉迷音乐,宠爱妾和舞姬,爱屋及乌,比起王太子,更喜欢小儿子。

  数年下来,鲁王妃受够窝囊气。好不容易熬到鲁王薨,自己儿子嗣位,却要遵照推恩令,分给庶子食邑,怎不令她郁气在胸,怒意难平。

  主父偃的奏请,本意是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及宗室势力,却暗合鲁王妃心意。

  于是乎,哪怕存在反对声音,鲁王妃仍力排众议,坚奉圣命。

  亲娘已经点头,年少又无心国事的王太子自然不会反对。就这样,原本宠爱在身,几乎能同王妃分庭抗礼的几名妾室,陆续被送出王府,前往亲子封邑。

  有朝廷旨意,又有鲁王府在侧,即使王子成年,除每年税收,也无能插手县内诸事。

  不过事无绝对。

  随着汉帝国对外征伐,疆域不断扩张,若宗室子弟足够争气,才学武力不亚他人,未必不能以战功再封诸侯,功劳足够大,封王亦非虚话。

  反过来说,没有这份能耐,最好莫要蹦高,心甘情愿做个吉祥物,安于现状才是本分。

  相比沉迷酒色,身体早就垮掉的鲁王,长沙王之事略微复杂。

  刘彻不信向来健壮的王兄会突然薨逝,特命当地官员及绣衣使者详查。最终查出,是有越人首领进献美人,和怨恨刘发的国官联手下毒,当即雷霆震怒。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因刘发之死,刘彻下旨国官斩首,夷三族。诛越人首领,该部男子皆杀,余者尽罚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