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_作者:捂脸大笑(517)

  他要打的,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胜仗!

  “都督,敌军退兵了!”中军此刻也收到了信报。

  后军粮草未失,前锋也挡住了敌袭。看来这仗能打啊!左等右等也等不到上党援兵的裴盾,终于露出了今日第一个笑容。

  他冷笑道:“下令收兵。明日摆开阵仗,我要彻底杀退这支敌军!”

  匈奴这次骑兵不足,偷袭粮草的小队还能被役夫打退。看来离石守军终归力有不逮。只凭他手中这两万人马,足能应对!

  至于上党的援兵……哼!若是梁子熙真的胆敢阵前脱逃,看他回晋阳之后,怎么收拾这个首鼠两端的小人!

  鸣金声响彻战场,胶着一处的两支军队,慢慢停下了攻伐,像是某种黏糊糊的蠕虫一般,向着各自的阵营收缩。

  杀伐暂歇。

  然在更远的城池中,一道消息也送上了案头。

  “刘虎出兵了,麾下部将连同白部鲜卑,足有万人。”梁峰面色如冰。他早已料到,刘虎会趁此时机攻城。但是没想到,对方的动作如此之快!人数如此之多!

  看来刘渊是不准备放过河东了。一个不好,并州甚至都要为这次冒然出兵,付出绝大代价。

  “伯远,你领兵出城,驻守城西龙山之中。趁刘虎不备,攻其侧腹!”

  “主公!”奕延猛的踏前一步,“晋阳城中本就空虚,若是我再领兵出城,城内怎么办?”

  “留下六百兵士,还有城中青壮,总能守的住!若放任刘虎攻城,说不定连大军后路都要危险。”梁峰的声音里没有任何退却,“这是保住晋阳,保住那两万大军的唯一法子。你必须出城,而且只许胜,不许败!”

  黑眸和蓝眸撞在了一处,奕延看到那双星眸之中的怒火,也看到了同样炽烈的不甘和决然。狠狠握起了双拳,他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第214章 坚守

  “胡人攻城了!”

  一夜之间, 晋阳城四门紧闭, 所有百姓都被招入了城中。有敌来犯的消息, 也顷刻传遍了大街小巷。

  大军不是刚刚出动,前去攻打离石吗?怎么这就有敌人攻城了?而且听人说,竟然不止有匈奴人, 还有凶残无比,胜匈奴百倍的鲜卑人!那些应当守城的将领在哪里?离石比他们所在的晋阳还重要吗?

  没有什么,比束手待毙更让人痛苦和绝望的事情了。然而还未等百姓闹将起来,一条政令从刺史府中发出。

  梁刺史已经派兵求援,攻打离石的大军不日即可返回。在援军抵达之前, 他将率各家高门私兵, 青壮勇卒, 共守城门!

  敌军兵临城下,最关键的往往不是守城者的数量, 而是城中人的战斗意志。这道政令, 就像吹过心头的劲风, 瞬间让骚动的人心安定了下来。随后, 皂衣小吏沿街招募青壮,孙礼也带人前往各家,从那些悭吝的高门手中借出私兵。

  第二日一大早,刺史府中门大开,一队盔明甲亮的兵士走出了衙门。在这数百人正中,一个身着铠甲的男子高坐马上。风雅的纱冠换成了锃亮的头盔,宽袍大袖亦改作裲裆薄铠,那人容色依旧,但是神情中,多出了让人不敢逼视的果决坚毅。

  那是梁刺史!使君果真要与他们并肩而站,誓与晋阳共存亡!

  最后那么一点犹疑也彻底散去,沿街百姓都发出了欢呼之声,似乎他们不是身处孤城,正要抵御大军来袭,而是在庆祝未来的胜利。听着这欢呼声,梁峰面上却没有丝毫笑容,就这么一路登上了城门。

  正在备战的葛洪满面焦急,迎了过来:“使君,你怎么来了?城头危险,不宜久留!”

  “无妨。”梁峰轻轻推开葛洪,向城下望去。只见目所能及,全都是人头马匹。昨天傍晚,刘虎就率领白部鲜卑的人马赶到了晋阳,倒也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在城下筑起了简易的器械。有了冲车云梯,就算是这些游牧之人,也能试探攻上一攻。他们这次显然做了充足准备,要一力夺取晋阳!

  这样的进攻态势,本就是一种心理逼迫。若是守城之人扛不住压力,甚至都有可能直接弃城,就如同当年司马颖在邺城时的表现。

  然而梁峰并非那样的人。只是看了一眼城下,他就提高声音,大声道:“前往离石的大军不日既能返回,只要大家守住这几日,敌军自会无功而返。所有登城御敌的勇卒,皆赏绢一匹!若是打退了匈奴,赏田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