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烈掌声的安抚下,那位同学总算镇静下来,坚持把那首歌唱完了。
然后迎接他的是大家更加热烈的掌声。
有了第一位同学的开头,接下来的同学表演都还算镇定,当然偶尔走调或者忘词这是很正常的啦,毕竟大家的临场经验比较欠缺。
同学们一边欣赏节目,一边在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三个节目,所有节目表演完后再交给副班长负责统计。
表演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梁述的武术表演和潘凌嘉的小提琴拉奏。
林潇望着场下把招式舞得虎虎生威的小家伙,开始感叹,小时候那个跟在自己身后的小豆丁如今也开始拔高成长了,觉得心情有点复杂。
梁同学身穿一套白色的练功服,小脸无比认真的挥动着拳脚,脸上浮现出一种和他年纪不相称的成熟沉稳来,柔韧的身子在半空中翻转跳跃着演示比较有难度的动作,他的精彩表演一致获得了教室内外的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至于潘凌嘉同学的小提琴表演更加不用说,原本就斯文白净的家伙配上红色的小提琴,宛如电视里的翩翩小公子,而且从他的拉奏来看,他练小提琴已经很长时间了,拉了一首《美丽的夕阳》。
悠扬恬静的曲调穿透教室的窗户,飘荡在校园中,吸引了更多的其他班级的同学们前来围观,大家把教室的门窗给围了个密密实实,但是却没有人喧哗,大家都静静的聆听着这优美的曲调,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夕阳西下,乡村里袅袅炊烟升起的宁静画面。
一曲完毕,潘凌嘉同学在观众们热烈如潮水的掌声中鞠躬下台。
表演的毫无疑问地,潘凌嘉的小提琴拉奏和梁述的武术表演获得了并列第一的名次,第三名是班里女生的舞蹈表演,其他同学都获得参与奖。
这次颁奖,班主任请来了校长当颁奖嘉宾。校长大人坐在下面旁观林潇班里的表演,对于这个班的表演水准感到非常满意,表演功力不谈,光是大部分同学们不怯场这点就非常难得,更别提那两个水准不错的表演。
这阵子镇里在举办全镇中小学生文艺表演大赛,或许他可以考虑让这俩人去试试,这样的表演就算去了镇里也是顶呱呱的。
在校长大人逐一给参与表演的同学颁奖和鼓励后,班主任也把做汤圆积极奖颁给同学们,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获得了奖品。就连义务打杂的潘童鞋也获得了一个笔盒,奖励他在活动准备工作中付出的劳力贡献。皆大欢喜之下,同学们之间的气氛显得格外热烈高涨。这个时候汤圆也煮熟了,大家帮忙去把汤圆盛过来派发到同学们的手里。
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味汤圆,同学们也没闲着,一边议论纷纷想着自己也该去学点功夫或者去学点乐器,买不起小提琴可以去跟村里老人学拉二胡之类也不错。
这次班会活动的直接后果就是,梁述和潘凌嘉他们两人的表演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习风潮。
同学们要么缠着家里长辈带自己去学功夫,没人教功夫?找梁述问问,结果梁述的父母就被过来询问的村民们给缠上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家孩子竟然还藏了这么一手,还以为他一直和林潇一起闹着玩而已。如今儿子出息了,他们自然也高兴。不过被问起来那功夫从哪儿学的,他们也支支吾吾的。不是他们不想说,总不能说林潇这个才十一岁的小家伙那里学的吧?说了也没人相信啊。
后来他们只能搪塞说是孩子姥爷那边认识的朋友教的。
后来孩子们就算学不了功夫,也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梁述同学可说了,招式那些都是虚的,练好身体打好基础才最重要。
另外一群同学们则缠着要学一门乐器,拉二胡也行,敲锣打鼓这些民族乐器因此获得了孩子们的青睐,总算也没出现后世这些东西都丢在祠堂里发霉无人问津的局面。
这股良好的风气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镇里前来视察的领导老师们对这所农村小学印象有了质的改观。别看这只是一所乡村小学,但是里头的孩子们却有着无比高涨的学习热情。随便找个同学过来问兴趣爱好,最近在学些什么。他们都会无一例外的回答,要么在坚持锻炼身体,要么在学一门乐器等等。
让前来视察的镇里老师感到汗颜,恐怕镇里的学生都没有这里的孩子们那么积极发展课外兴趣爱好。
于是,学校的评估等级很快就出来了,优等。
校长大人乐坏了,还特意给做出巨大贡献的四年二班给颁发了优秀班级奖状,给梁述、潘凌嘉二人颁发了个人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