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隐就呵呵了,半月查出来?!这案子没头没尾的,指着大理寺这群人?也就张耀之那老狐狸还有点希望,其他人蠢笨如猪,还不如自己查来的快。
到了傍晚,叫湛清的侍卫从王府后墙悄悄翻墙进了书房。
“这么说,死去的这老二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主?”湛清点点头。
周隐摸摸下巴道:“那姓张的小子查出什么来头没。”
湛清:“张睿徐州人士,祖父和父亲在兴隆七年战死边疆,母亲去年因意外被杀,家产被族人霸占,他和一个家仆来到京城投靠林承。属下打听到是他先发现的死者,并且在死者嘴边剥下了一点食物残渣。他似乎对这宗案子很感兴趣,自己已经偷偷的查起来了。有趣的是死者的哥哥是学府丁班的学子,曾去找过他麻烦,被他撂倒了。”
周隐哑口无言:“他还会武?从死者嘴边拿证物……胆子倒是不小,既然他喜欢查,那不妨直接让他查好了,明日通知大理寺,允许张睿一同协助办理这宗案子。”
第二日一早大理寺就传来消息,张睿听到消息也是一愣,他没想过大理寺卿会让自己调查这宗案子,毕竟这个身体年纪才刚刚十四岁还没及冠,让一个半大的孩子一同查案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到了大理寺张耀之并不在,只有江大人在看案卷。张睿走上前去行了一礼道:“见过张大人。”
江硕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是张小友啊,快来快来,你过来帮我看看这案卷有什么疑点没有。”
张睿踌躇道:“这……张大人为何要我一同办理此案。”
“这……并非是张大人要求的,而是十二王爷举荐的。”
张睿:“周隐?!”
江硕咳了两声道:“张小友直接叫王爷的名讳实在有所不敬……”
张睿心底一动道:“多谢大人教诲,小生失礼了。”
“无妨,无妨,你过来看看这案卷,我看的眼睛都花了,实在没找出什么疑点来。”
张睿走上前去,接过江大人递过来的案卷,这案卷从杨兴宝的家人和与杨家有过过节的人,到这孩子的生平,以及出事后杨家一干人等的反应,一一记录在案,一共有三十余页,内容巨细无遗,张睿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周隐来大理寺的时候,正巧看见张睿,江大人起身要行礼,周隐挥手制止了他。走到张睿身边看着这人。
眉毛紧锁,双唇微抿,五官说不上漂亮,斯斯文文凑合在一起看着倒是不讨人厌。突然张睿发现一个疑点眼前一亮,整个人突然变了个模样一般,看的周隐有些恍惚。
张睿一拍桌子道:“江大人,您看这里是不是有问题……?”猛的抬头抬头吓了张睿一跳。“周……十二王爷?”
周隐侧身坐在他身旁一笑道:“哪有问题?”一股清淡冷冽的药味飘入鼻,张睿道:“这……江大人。”
江硕道:“无妨,圣上已经把这案子交由王爷与大理寺共同查办。”
张睿点点头:“回禀王爷,这案卷中时间有差异,你且看,这里写的是杨九于隆兴三年六月成婚,娶得是他上峰的女儿秋氏,而再看这,杨九的大儿子杨兴钰生辰是隆兴四年一月初七,这么说杨兴钰不足八个月就产下来了?”张睿不认为在古代科技医术水平整体落后的时候,八个月的早产儿能顺利活下来,如果说杨兴宝是那个不足月的孩子他还有可能相信,毕竟身体差还有气喘的毛病,可能是先天不足。但杨兴钰……剑眉虎目的少年绝不像是不足月出生的孩子。
周隐:“这么说杨九的大儿子杨兴钰可能不是他亲生儿子?”
张睿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还有一种可能,杨九与秋氏珠胎暗结……”
周隐手指轻叩桌面道:“这件事我会派人去查,还有其他疑点吗?”
“暂时没发现,江大人这本案卷可否借我继续查阅?”
江硕笑着道:“拿去看,拿起看,我这老眼昏花看了四五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张小友只看了一遍就找出这么个疑点,真是后生可畏啊。
周隐转过头看着张睿,这少年他看不透,无论是言行举止一丝都看不透。这让他来了兴致,第一次看见他时,他作了首与年纪不相符的诗,第二次涉及到孙宏启的案子周隐并没有出面,但背地里也偷偷的一直在查,第三次大街上差点被马踏死……这一次居然可以在大理寺中不落下风,张睿,你还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等着我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