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鑫儿“腾”地站起身:“我不嫁!”
“混账!”一直不说话,在旁边吧嗒旱烟的郑宝根把烟袋往地上一摔:“成亲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说了算啊?”
郑宝根再不着调,在家里的威信还是不容动摇的。郑鑫儿缩了缩脖子,刚才的气焰也消了不少。
“这李家啥样你们别说你们不知道……再说他家李大根本就不喜欢哥儿,这嫁过去不是把我往火坑推吗?”
“他喜不喜欢哥儿这婚事也不是他说了算的!你给我趁早歇了心!”郑宝根把地上的烟杆捡起来在衣角擦了擦烟嘴儿,又继续抽了起来:“再说,家里已经把聘礼收下了,都花得差不多了——你弟弟快该要娶媳妇了,那哪儿都得用钱,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郑鑫儿一愣,继而想起来过年的时候全家上镇上大肆采购的事情,不禁面色一白。
原来……原来那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可怜自己还在为母亲塞过来的十几文钱高兴,谁想到人家随手就把自己卖了呢。
“你也别太担心了,咱家也跟那李家说好了,要等夏忙之后才办喜事儿呢,你也好在家多待待……”郑鑫儿的娘小声道。
郑鑫儿却在心里冷笑:这都要把自己嫁出去了,还要把自己榨个彻底吗?还得让自己在家收了地才能出嫁?
“你们收了李家多少聘礼?”
郑鑫儿的娘瞧了瞧丈夫的脸色,轻声道:“两贯半……”
两贯半!当初李二狗家求娶薛白花了三贯钱村里谁不知道?现在到自己这儿了……
薛白,对了,薛白!
第61章 两贯半钱
虽说是搬去了镇上,可有些事儿还是来村里做比较方便。
就说这磨面吧——那自然还是要拿到村里的磨房去,让小毛拉磨磨玉米面、红薯面。镇上虽然也有磨房,一来价格昂贵,二来也怕玉米的事儿暴漏了。村里倒还好,薛白在外头把个门,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能硬往里头闯不是?
这一日估么着店里的玉米面儿红薯面儿剩的不多了,空间里的玉米也晒干了可以磨了,两人早上卖完了馒头干脆挂上了个停业一天的牌子,回了碧溪村。
宋嘉祁在家门口把薛白放下,自己则赶着小毛往后院的小门去了,薛白抱着一个不大的包裹慢吞吞地往院子里里走。
一个月难得回几次家,这一回来就看见了蹲在自家墙角下的一个黑影儿,薛白一开始还以为是贼人呢,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觉得那身形还有点儿像郑鑫儿。
“鑫儿?”薛白吃了一惊,这一个月不见郑鑫儿瘦了不少,要不是多年的好友薛白差点儿就没认出来。“你怎么蹲在这儿啊?”
郑鑫儿在这儿蹲守了好几天,今天可算是把薛白盼来了,当下就跳起来,一把抓住薛白的手:“小白你救救我,求求你救救我!”
宋嘉祁把小毛栓到后院转回来就瞧见一个人抓着薛白跟要抢钱似得……
“你干嘛?”宋嘉祁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把薛白和那人隔开,定睛一看,才发现是郑鑫儿。
宋嘉祁不免有些尴尬,连忙错开身子:“咳,是郑哥儿啊,刚才没认出来,吓着你了吧?”
郑鑫儿确实被吓了一跳,但此刻也顾不得这些了,只是可怜兮兮地望着薛白。
“有啥事还是先进屋说吧。”薛白过去拉住郑鑫儿的手,回头瞧着宋嘉祁。
两个哥儿要在屋里说体己话,自己总不好赖在屋里不走。这个道理宋嘉祁当然懂,清了清嗓子:“那啥,你们聊,我去山上看看咱们家的地去。”
宋家的地一直让薛贵帮着打理,宋嘉祁在山上转了几圈也看不出来什么好赖,总之瞧着和山下别人家种的高度都差不多,也没有什么杂草、黄叶子,应该是被照料得不错吧。
宋嘉祁懒得去打水,从空间里舀了一桶慢慢儿的浇着地。
而宋家屋里,薛白正听着郑鑫儿哭诉呢。
作为一个差点儿就要嫁给李大的人,薛白最是懂得郑鑫儿的苦楚了。那李家一家子懒鬼不说,李大可是一点儿都不喜欢小哥儿。偏偏李二狗夫妇却要聘个小哥儿回来干活,这公公婆婆把你当牲畜使,丈夫又看你不顺眼,嫁过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这可怎么办啊?”薛白不禁想到如果当初不是半路杀出来个宋嘉祁,现在自己怕是已经嫁给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