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他怀了龙种_作者:小文旦(28)

  当然,这话他不敢说。

  孟侜嘴唇微抿,努力端着淡定的形象,然而那双溜圆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楚淮引,完完全全出卖了他的内心。

  淮王都说好的,那定是世间极品。

  他矜持地舔了舔沾到的酱汁,嘴角抿出一个微小的弧度:“好。”

  楚淮引也弯起眼角,两人和谐地达成一致。

  唯有季炀看着孟侜,一脸麻木,麻木中透着痛心疾首:浪费!暴殄天物!

  孟侜心情颇好地往回走,连日接触下来,淮王确实对他很不错,这条大腿抱得值,而且,他也从来没提过让孟侜还钱。

  有钱有势。

  虽然如此,但还是要努力还钱啊。

  一直盘旋在脑海里的疑问也有了答案。

  孟侜笃定跟在他身边救他的那个黑衣人,要么已经走了,要么是楚淮引的人。

  楚淮引身边有多少暗卫暗中护着,加之楚淮引武功高强,如果孟侜身边有人潜伏,一定会被发现。

  发现了,楚淮引应该会告知他才对。

  而至今楚淮引没有任何表示。

  于是孟侜便下了结论。

  随之而来另一个疑问——第一次见面楚淮引都不认识他,什么原因促使他派人保护他呢?

  他隐约觉得和姜家有关联,又想不出个所以然。

  孟侜回孟府一向走小门,倒不是他妄自贬低,而是觉得走大门免不得要看见那一家子,毁了一天的愉悦。

  今天小门居然从里面锁上,孟侜只好绕道大门,经过正堂时,听见周氏正和孟甫善说着什么。

  “我爹后日便抵达京城,妾身想腾出一个院落安排他们住下,好尽尽孝道。”

  “夫人安排吧。”

  周氏说了一个地方,比孟侜住的地方好上千百倍。

  孟侜撇撇嘴,才走两步,突然福至心灵,周氏他爹不就叫周翰采,与那印章恰好对得上。

  孟侜摸出那片纸,仔细看了被烧焦的部分,一个采字的半边。

  京城之中,刘家和姜家同为武官,不怎么对付。因为姜瑶的缘故,孟家和刘家并无私交,谁能想到周氏母家居然跟刘德关系如此亲密,真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

  周家从一普通地方商贾,生意骤然发展壮大至今,转折点是……孟侜闭了闭眼,整理自己收集来的信息。

  俨然就是五年前!

  五年前,淮王出征,军饷被挪,下落不明。与此同时,刘德回京复起,周家壮大,私器横出……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直觉告诉他:有。

  那些信件一定是至关重要的证据。

  刘德死得不是时候,再不想出办法,头七过后,便会让刘鸿宝烧个干净。

  刘家主院防守严密,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孟侜的三脚猫功夫除非真变成猫,不然根本闯不进去。

  他烦躁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难道要在楚淮引那儿吹破牛皮?

  愁到秃头。

  秃头……嗯?

  孟侜眼睛一亮,刘家定然会请高僧做法事,到时他可以混进念经的小和尚队伍里掩人耳目,伺机混进书房卧室。

  计划通。

  我就算剃光头也是个英俊的小和尚。

  上辈子演戏什么发型没做过,孟侜毫无形象上的负担。

  作者有话要说:  几个月后。

  “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季炀:“什么?我说过什么?主子英明。”

  下章:孟小猫出家被抓,淮王怀疑人生。

  原来真的没有人记得这版文案。

  第13章

  广恩寺在京城郊外,香火鼎盛,钟声杳杳。外地人进京路过这里,多半会进去拜拜,求此行顺利,合家安康。

  开国皇帝钦赐的铜钟高悬在钟楼之上,属大魏最高的规格。贤人雅士得空便在清晨赶来寺里,为的便是听一听广恩寺的晨钟。

  钟声一响,国泰民安。

  孟侜打听过后,得知刘家财大气粗,就是从广恩寺找的法事。

  他一来便直奔大雄宝殿,请小沙弥引荐方丈,说要出家。

  广恩寺不轻易收人,作为大魏香火最盛的寺庙,在这里至少吃喝不愁,环境安谧,隔三差五还能见到达官贵人。

  小沙弥说方丈事忙,不便相见。

  孟侜笑眯眯给他塞了十两银子,对方改口说可以帮忙传话。

  等待的间隙,孟侜跪在蒲团上,凝望佛祖宝相,俯身道了一声“孟侜事出有因,望佛祖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