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在唐朝_作者:壶妖灵(183)

2018-10-12 壶妖灵 年下攻

  一片惊慌失措中,郑筠太医丞首先镇定了下来。

  “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令太子妃迅速生产,小世子或许还有一二分的生机。”

  话虽如此,太子妃整个人已经昏厥过去,产妇无力,要如何才能帮她迅速生产?

  给大夫们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

  吴议来不及思索更多,几乎是脱口而出:“剖腹产。”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落在这个年轻人的脸上。

  吴议被数人震惊中夹杂着怀疑的眼神看得冷汗涔涔,但脑子却运作得飞快:“《史记》中《楚世家》一篇有云,’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学生心想,太子妃情况已经如此紧急,我们也可以效仿古人,剖腹取子。”

  此言一出,如巨石落水,顿时激起千番浪花。

  刘盈最是按捺不住的:“剖腹取子,与杀鸡取卵何异?这样伤害母体,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吴议冷静道:“此话不然,太子妃力气不济,已然不能强行生产,若不紧急剖腹,胎儿必死无疑。”

  “难道要牺牲太子妃,去保小世子吗?”

  刘盈的问题很简单,但也很锐利。

  这和现代医学中必保大的医疗原则是不同的,皇家宗室的妇人生产,保大还是保小,可由不得他们这群大夫说了算。

  可要这时候再回报李贤,等他做出抉择,指不定早就一尸两命了。

  一片焦灼的寂静之中,帘中遥遥传来一个孱弱而坚定的声音。

  “一旦要从本宫和这孩子之间做出抉择,请陈太医务必要保住这个孩子,而不要在乎本宫的性命。”

  “若有不从者,待本宫转醒之后,立斩不赦!”

  第84章 剖腹取子

  房氏一语殆尽, 只听得里面婆子们一阵呼唤“娘娘”的声音, 却听不到任何回应了。

  陈继文不由一急:“太子妃眼下怎么样了?”

  里头传来婆子焦急的声音:“回陈太医的话, 娘娘又痛晕过去了。”

  不能等了。

  吴议秉手道:“情况紧急, 刻不容缓,还请郑博士、陈博士速速做出决定。”

  郑筠沉吟半响, 面上如一块被凛冽的冬风冻成的寒冰,带着凝而不化的沉重之色。

  “吴议, 你所谓‘剖腹产’的办法, 可有几分把握?”

  吴议不由苦笑:“学生未见到太子妃娘娘贵体,实在不敢说有几分把握。”

  寻常女子的产房尚且不容男子进入, 更何况是太子妃的寝殿,吴议这话的意思, 竟是要冒大不韪, 打破宫规, 进去一看究竟了。

  就连一贯不爱惹是非的沈寒山都沉沉开口:“此事有违宫规, 下官认为万万不可, 只有请太子妃伸出手来,先切过脉象再说。”

  这话的意思是提点自己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学生, 不要再惹是非。

  吴议心中也很清楚,这里究竟是东宫的地方,救活了,便是得罪天后, 没救活, 就是触怒太子。

  这种两面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的确不符合沈寒山的行事风格。

  但两条无辜而鲜活的生命就摆在里面,又怎么容他放任不管?

  他双腿一折,重重跪在地上:“若不能临场查体,如何得知病人的情况?望闻问切,切在最次,又怎可以舍本逐末?”

  要亲临病人,才可做出诊断和治疗,这个最简单却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还是张起仁教给他的。

  那时候是为了救还是沛王的李贤,而现在则是为了救李贤的妻儿。

  李贤才是张起仁真正寄予希望之人,尽管吴议知道这希望缥缈如将将散去的晨雾,但也想借此报答张起仁一番知遇和教导之恩。

  没有张起仁,他还囿于袁州城的一角天空之下,又岂能站在这里呢?

  郑筠垂首望着眼前这个背脊挺直的青年,恍然间仿佛瞧见了当年那个叫易阙的青年的影子,都是一样宁折不屈的背脊,一样无所畏惧的态度,甚至连眸中明澈坚定的眼神都是一模一样的。

  吴议刚刚从新罗前线归来,他应当知道,做一个易阙那样的人,会得到怎样的下场。

  也许就像他所答试题上的那一席话,他所用来医人的,不是精湛的技术,也不是丰厚的经验,而全凭一个“德”字。

  前尘往事在心中百转千回,郑筠不由含了一抹沧桑的笑意:“你说得不错,诸位博士深居高位多年,恐怕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