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我儿长大了,懂事了。”李老三欣慰的笑了笑,日子再苦,只要自己这几个孩子能够好好活着就足够了。
如同李老三这样的人家刘家沟有不少,穷山僻壤出入不便的地方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怕真是祖宗显灵了。
阅微堂的大门口早在大门打开的时候便已经安排了王子清、王子泽两兄弟在门口站着,这两兄弟主要负责维护秩序,成栋担心人一下子挤进来会把场面弄的很乱,到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干脆就让王子清、王子泽两兄弟做了一回保安。
只是成栋到底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不明白在这个朝代,读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他到了岁数就进小学,然后初中、高中、大学,顺顺当当的读了十几年的书,从来不觉得读书时多么了不起的事,哪怕是来到这个朝代之后,不管是李若松也好,成栋的原身也好,家中都是有些家底的,不管说人人绫罗绸缎顿顿山珍海味,供家中子弟入学堂读书却是没有问题的,也因此,成栋很难理解这些人对于读书的那种敬畏和深深的渴望。
阅微堂门口虽然排起了长队,但是门口的人却进去的很慢,一家一家的进去,不知道什么原因,进去的人一直没有出来,弄的后面排队的人又是担心又是焦躁,原本想着进去早的人出来之后他们还能问问都在里面聊了些什么,可这只进不出的,让他们心里都没底了。
李老三一家人进到院子里之后,被李管事一路带到正堂里,一进正堂,李老三一家子被眼前的场景给吓了一跳,迎面是一排长长的桌子,桌子后面坐了好多人,有个跟自己三子的男童正一脸严肃的站在他面前。
“名字。”男童一本正经的问道。
“李老三。”李老三下意识的回答道。
“不是你的名字,是你们家来读书的人叫什么名字。”男童解释道。
“哦,哦,我们家,这个,我们家里老大,叫李大,这个,李二,还有这个,李三,他娘怀里的是李四,我们家来读书的是这四个孩子。”李老三连忙回道,一边说话一边把几个儿子推到自己前面给李齐一家人看。
成栋坐在桌子后面一脸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这家人起名字实在是太懒了,老大就叫李大,老二就叫李二,然后顺延下去,不知道这几个孩子长大之后要如何看待自己的名字。
“行,你们几个,都到那边去坐着,你和你媳妇到那边去坐着。”男童说完,朝着左右两边各指了一下。
李老三这才发现他们身后都有板凳,听见男童这么一说,李老三也不敢问话,连忙拉着媳妇抱着老五按照男童指的方向坐到那边的凳子上。
李大心里虽然有些惊慌,却不忘紧紧握着两个弟弟的手,还抽空叮嘱二弟让他跟着自己,不要害怕,成栋对这个孩子的印象一下好了不少,少年老成,关心幼弟,很符合他对一个兄长的定位。
“你叫什么名字?”待李家四兄弟依次做好,李若松便开口问道。
“回大人的话,我叫李大。”李大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我们不是什么大人,你喊先生就行。”李若松温和的说道。
“是,先生。”李大的态度依然恭敬。
“今年多大岁数?”李若松继续问道。
“今年刚满十岁。”李大回答道。
“以前可曾念过书?”李若松一边问一边在纸上写个不停。
“不曾。”李大回道。
“嗯,想学什么?”李若松继续问道。
“啊?”李大有些愣怔,想学什么?难道不是来读书的?
“是这样,咱们阅微堂不仅仅是读书的地方,你若是有其他志向,只要你说,这里都会教,当然,不管你学什么,在阅微堂都是必须学习识字的。”李若松解释道。
李大有些犹豫,他想了想,壮着胆子问道:“先生,请问在阅微堂能够学什么?”
“有很多,若是你想将来参加科考,那么就进科考班,若是你对科考不感兴趣或者觉得自己在科考一途上没有什么天赋,想要习武的,就到演武堂那边的少年班,想要学写手艺的,就到实务班。”李若松说完,看着眼前这个半大的少年。
李大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先生,不知学手艺的能够学哪些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