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作者:木已成灰(220)

2018-09-27 木已成灰

  蜡烛是贡院统一发放的,在蜡烛发放完毕之后,考官便将考题也发放下来,每个号房旁边都站着一位兵士,防止号房里面的考生再做出类似飞鸽传书的事情,算得上是多了一层监管。

  李若松有些同情这些兵士,自己虽然苦了点,但好歹有凳子坐,后面还有一张即便简陋却好歹能够睡人的床铺,这些兵士就比较惨了,只能一直站着,直到有人来跟他换班。

  随着一声锣响,恩科的第一场考试史论开考了,李若松翻开考题看了一眼,五道题目任选三道,第一道题目是秦五世外重内轻,秦九世外轻内重各有得论,第二道题目是朱清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林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第三道题目是角戎结金以图秦,秦结北番以图角戎论,后面两道题目李若松没看,他觉得这三道题目很合自己的心意,不需要继续做其他选择。

  第一道题目的立意是镇藩,秦五世的时候秦朝还处于对外扩张阶段,所以边疆兵多权重,到了秦九世,藩王们势力颇为庞大,已经威胁到秦九世的统治,秦九世便采取了一系列削藩的举措,无形中将极有可能到来的一场兵祸消弭于无形。

  第二道题目的立意是论法,朱清是秦二世手下一位酷吏,虽然没有商鞅那么心狠手辣,却采用了商鞅的手段,因其太过于严苛,最终被辖下的百姓生生打死,而王林虽然用了法家的那些重法,却坚决不承认自己用的是法家思想,而是严格按照大秦律来执行的,虽然百姓多有怨言却无人敢质疑。

  第三道题目的立意则是以夷制夷,角戎是秦朝周边一个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游牧民族,秦朝中期的时候,国力有所下降,角戎便勾结另外一个军事强国金朝准备攻打大秦,大秦当时的皇帝是秦七世,虽然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在这件事上却处理的极为巧妙,他直接派出使者同北番商议结盟,北番跟大秦中间正好夹着角戎,这一手远交近攻可谓是非常成功,角戎坚持了不到三个月便投降了,一半国土给了北番,另一半则并入大秦李若松对这三道题目极有自信,很快便写好了自己的答案,吹干墨,敲了一下自己面前的小锣,不多时,便有考官走了过来,见李若松这么快就写好了答案,很有些诧异的将李若松上下打量了一遍,李若松表情自若的站在那里任由考官打量。

  考官见李若松眼神平和并未躲闪之意,暗暗在心中点了点头,问道:“休息片刻还是继续答题?”

  “继续答题。”李若松答道。

  考官没多说,而是取了第二场考试的题目给李若松。

  第168章 提前交卷

  第二场的考题是比较传统的《四书》、《五经》,第一道题目是截取自《大学》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第二道题目是截取自《中庸》的一句话: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第三道题目则是截取自《周易》的一句话: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三道题目中选取两道题目作答,李若松选择的是前两道题,相较于《周易》,李若松更熟悉前面两本书,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李若松答题的速度同样很快,在其他考生刚刚开始写第二场考试的第一道题目的时候,李若松又交卷了。

  大楚朝的会试一共举行六日,这六日贡院是实施锁院的,所有的人不管是考生还是考官一律不准进出,除非是已经参加完考试出去的,或者是出了意外不能继续参加考试的,恩科最好的一点就是考试时间定在三月份而不是八月份,若是同以往一样定在八月份,这会儿晕倒的考生都不知道几何了。

  李若松接过第三场考试的试题时,已经是第二日下午了,他拿到试题并未打开,而是躺在床铺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即便是初春季节,恭桶的味道也已经不能闻了,再加上号房非常狭小,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李若松之所以不慢慢悠悠的做题,多少也是存了早些出去的心思。

  等到感觉好受些了,李若松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面前的试卷,这一看,李若松有些愣住了,他没想到第三场考试会出这样的题目,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非常难答的,对他来说确实随手拈来,因为这些题目在之前成栋就跟他说过类似的一些论题。

  李若松记得成栋曾经跟他讲过,大楚一直没有实施海禁,那么如何同海外诸国打交道肯定是朝廷要仔细考虑的事情,现在大楚有了火器,海外诸国也有火器,甚至很多火器比大楚更加先进,这就意味着海外有一些国家的军事研发实力势必比大楚更加强大,如果大楚的实力一直提不上去,那么早晚有一天,周边的这些国家绝对会侵略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