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水道系统建好后,成栋安排人将连通军区和住宅区的地上铺设了水泥,一条足够八辆马车并排通过的水泥路很快就修好了,除此之外,只要不是必须用泥土地的地方,成栋都让人铺设了水泥路,这些路一铺好,驻地的人就感受到了其方便之处,虽然铺设起来比较麻烦,但是铺好之后却很方便,以前一旦遇到下雨天,地面就泥泞不堪,根本都不知道从哪里下脚的地上,现在不管下多大的雨,走起来都毫无问题。
除了铺路,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荒,冯保将商队幸存的人从宁海府接回来之后,幸存的几个人给成栋带来几种农作物,成栋看到这几样东西,眼睛都亮了。
驻地人多,吃的自然也多,经常是需要冯保带人连轴跑才能买够他们需要的粮食,李若松最担心的就是冯保哪天要是晚回来几日,估计这几千号人都只能饿着肚子过日子,可这几样作物大大缓解了李若松的担忧,土豆、玉米和一种被称为越粱的东西在成栋的坚持之下,被推广到驻地周边的农田中。
在李齐等人到达之前,这些农作物就已经收获过一次,李若松在丰收的那天晚上高兴的抱着成栋折腾了大半晚上,只要有这几样作物,根本就不用太担心粮食的问题。
驻地里面的人在知道这些农作物种下一个收获十多个的时候,二话不说扛起农具就去开荒,现在除了预留下来的林植区,能够转为农作物种植区的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稻子也已经种上了,就是谷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刘家沟之前就安排有人专门研究和培育杂交水稻,研究了两年多,也算是有一些小成就,只是还没办法达到成栋的要求,这几位老把式平日里除了种田就是种田,那块试验田被当成了几个人的宝贝,就是李若松想过去看看,都要被人给说的狗血淋头。
驻地的人刚开始不太习惯,到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每天早上七点,住宅区和军区都会想起一阵军号声,这叫起床号,起床号响了之后所有人都必须起床,如果不起床,纠察队会强行把人从床上拖出来。
纠察队是由退伍的士兵们组成的,要么是年纪大了,要么是身有伤残不能继续在前线杀敌,再要么就是想要从军,但是身体素质没有那么好的人全部都在纠察队里。纠察队是个很神奇的队伍,成栋给他们的任务职责非常的杂,除了要维持日常的秩序以外,哪家门口的垃圾没收拾干净,纠察队有权敲门要求里面的人出来收拾垃圾,如果通知三次还不收拾,纠察队的人会破门而入,直接将人送到大牢里面去^按照成栋的话来说,纠察队要负责纠正不良风气,纠正不良习俗,纠正不良习惯,至于不遵守驻地规定的人,不需要成栋操心,李若松会直接派人将对方扔出去,现在所有人都是军户,开除军籍可以说是对驻地里面的人最高级别的惩罚。
没人敢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在这里住着,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不用担心海盗们什么时候过来,不用害怕家人会遭到劫杀,每天虽然忙碌,却忙得有希望,只要他们勤劳一些,不只是吃的穿的发的多,连饷银也拿得比旁人多。
军区的饷银是按照级别来发放的,士兵、军官和将领拿到的饷银数量不同,层级越高拿得越多,工区的饷银是按照劳动量来发放的,多劳多得,做得越多、越好拿得就越多,当然,也会有保底银,只要你参加工作,就有一份饷银可以拿,根据工区的职责分工不同,工区的保底饷也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所有的饷银都是次月五日发放下来,发放饷银那一天除了站岗的连队以外,其他人全部都在大广场集合。
大广场位于军区和工区之间,占地非常大,将军区和工区划分开来,平时来这里散步的人挺多,东加长西家短的聊聊天,最大的功效还是发放饷银的时候用来集合所有人,七千多人在这里站着完全没有一丝拥挤的感觉。
那个台子是效仿回音壁修建的,不用喇叭就能把声音扩散到很大,饷银发放一般都要一整天,挨个发放饷银,扣了多少、为什么要扣,奖了多少、为什么要奖,都说的一清二楚,有异议的可以当场提出来,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核算的很准确,没什么可以质疑的地方在饷银发放结束之后,李若松会宣布上个月的表彰名单,都是表现非常突出的,立了功的人,有士兵、有军官也有做被子的、打铁的军户,发的东西有粮食、肉、布以及铜板,功劳越大发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