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结果也是成栋想要达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大楚的女性和嫁人的双儿是依附于男子生存的,所以男子说什么你就只能做什么,若是自己来的时候有丰厚的嫁妆,且能生出男丁,那还有的说,可若是生不出来男丁,就是嫁妆再丰厚也没办法抗得住来自婆家的压力,虽然生男生女的想法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可改变女子和双儿的地位却是迫在眉睫。
根据冯保带回来的消息,大楚楚江以南的很多府城已经兴起了一股子女子裹足的风潮,官家女儿尤其热衷于裹足,像是大楚最富庶的南江府,甚至传出不裹足的女子无人要的说法。
成栋深知裹足带来的危害,对人的伤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容易诱发奢靡之风,更重要的是,大楚现在本来就不太平,还搞这么多裹足的女子出来,站都站不住,更不要说逃跑,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这些女子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死,要么被人掳走,不管哪一种都是成栋不想看见的,而且成栋很明白,女子裹足只能取悦男子,满足男子某些不可言说的爱好,在男子掌权的时代,一旦裹足的风潮成了气候,想要废止绝对是很难的,殊不知在成栋所在的那个时代,最后一个朝廷自上而下废除裹足却导致全民抵制,甚至连自己民族的女子也开始跟着裹足,若不是后来被其他国家强制打开国门,又有教堂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劝导的工作,且放出拍的足部片子,恐怕裹足还是没办法被废除掉。
想要改变女子的地位,第一步就是要让男子知道,女子不是只能依附于男子而存在,她们照样可以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甚至反过来让男子依附于女子也是可能的,当然,成栋也不是那种非要强迫所有女子都独立自强的人,在成栋看来,人生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有的女子就喜欢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不愿意到外面工作,成栋也不勉强,反正在驻地就是这样,你工作就有饷银拿,不工作就没有饷银可以拿,别看驻地里面现在吃住无忧,可在食堂吃饭是要购买的,买些工装以外的衣裳也是要自己掏银子的,成栋相信等到以后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花费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除非是家中本来就有不少积蓄,否则没有谁是可以在家躺着就有银子花的,最起码,现在在驻地里面就没人是在家呆着不用工作的。
这也得益于之前这些人的遭遇,经历过海盗们长达几十年的侵袭,宁海卫周边的这些城镇村落很多想法都与内陆不同,对于失了清白的女子以及丧偶的寡妇、寡夫,持有的态度不是厌恶、排斥,而是同情、鼓励,所以李若松推行的鼓励再嫁的政令很快就能推行,一大部分原因在于就是不鼓励,这边的男子也不在乎对方是不是新嫁女,是不是清白之身,在他们看来,能够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个人愿意嫁给你,回到屋子里有口热水喝就已经很不错了,挑三拣四,那也要看有没有命在。
李若松和成栋本来就是喜欢凡事有商有量的人,即便是驻地里面已经有七千多人了,很多涉及到大众利益的政令,李若松和成栋也会征求驻地里面这些人的意见,先搞个意见征集稿,让纠察队的人挨家挨户的去宣讲,然后收集汇总所有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这些进行修改,定稿之后会在军区、住宅区以及厂区张贴出来,还会要求管理人员对下面的人进行宣讲,务必保证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政令。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李若杉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对李若杉日后的执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李若杉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组内阁,设立丞相和理相,丞相负责政务,理相负责事务,且将军权完全独立在政权之外,军权始终牢牢捏在皇帝的手里,若是内阁决定要发动对外战争或者调动军队,没有皇帝的印鉴,没有人敢出兵,可同样的,皇帝若是想要发动战争,必须有丞相签发的战争令,若是皇帝一意孤行非要出兵,丞相可以发起弹劾皇帝的政令,这也算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了。
只是,日后的皇帝李若杉此刻正小心翼翼的跟在李若松身后,他俩是跟着特种连出来的,反正脸上抹了迷彩泥,只要李虎不是一个一个的点名,没人能够察觉到是他俩,至于被他俩顶替的人,这会儿正一脸懊恼的坐在议事堂里,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被人捆住了根本没法动。
对于李若松偷偷带着李若杉跑出来的事情,周营长一无所知,此刻周营长正站在城墙上给匪首对峙,匪首是个极为壮硕的汉子,因为脸上被周营长砍了一刀,面相极为凶恶,见周营长连铠甲都不穿的站在城墙上,匪首哈哈大笑,说道:“来人,把我的弓箭拿来,今日我就给你们开开眼,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百发百中,什么叫做百步穿杨,那个人,看到没有,穿了一身黑色衣裳的,趁着他还活着多看两眼,等会儿就是想看你们也看不到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