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爷知道,那些撤出去的老百姓以孩子为主,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全部都被送出城去,沿着官道直奔精海卫,为了保护这些孩子们,忠王爷派了五千人护卫,这是大楚能够调动的最后一支力量,此前前景不明,只希望这些人能够在这乱世中活下来。
其他人没有走,不管忠王爷派了多少人去劝,他们都不肯走,不止不肯走,还请求忠王爷给他们发放武器,他们要协助京畿卫共同守卫楚京,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给逃出去的那两万多人争取逃生的时间,楚京里的老百姓非常明白,他们能够多坚持一日,他们的孩子就多一日逃命的时间,他们能够坚持十日,也许,这些孩子们都能够顺利逃出去。
对于楚京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他们这些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他们的祖宗们就埋在家楚京郊外的祖坟之中,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的过去在这里,楚京,不仅仅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更是给了他们诸多庇佑的地方,之前的上百年,是楚京在保护他们,而今,轮到他们来捍卫楚京了,他们不能撤退,他们,也不会撤退。
楚京城外,大军压境,战争,一触即发。
忠王爷站在台子上,做最后的动员令,他看着站在前方列队整齐的军队,以及站在后面表情严肃的百姓,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站起来,但是他仍然咬着牙,挥开李公公的手,自己站了起来。
“国难当头,我等深受国家恩遇,今文武大小之臣,男女老少之人,戮力一心,捐躯报国,共雪侵凌之耻,各肩恢复之图,国仇家恨,我等当以死报国,以壮国威,我等在,城必在,城若亡,我等亦亡!”忠王爷说完,举起右手,从后往前一挥而下,沉声说道:“奋勇杀敌!
以死报国!杀!杀!杀!”
先是忠王爷身边的人喊道:“奋勇杀敌!以死报国!杀!杀!杀!”,紧接着,跟着喊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几十万人同声喊道:“杀!杀!杀!”
城外大赫的战马被这杀气腾腾的喊声惊吓到,不安的动起来,在大赫的将士们忙着安抚战马之时,城墙上的红衣大炮响了。
大赫的军队在攻打北府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红衣大炮的威力,北府破城之后,可恨那些大楚人竟是在死前将那些大炮给炸了,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只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虽然他们的大炮比不上大楚的,却称得上是攻城利器。
本来是准备将自己的大炮送到前面来的,没想到大楚的守军会这么无耻,居然不告而战,大赫的红衣大炮是经过成栋改良的,无论是射程还是准头,都比大赫军队用的好了太多,所以,没等大赫的军队做好排兵布阵,大楚就已经开火了。
这是之前大赫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楚军队的彬彬有礼,先是双方将领排兵布阵,在之后是喊话,最后才是响鼓开战,许是这一路下来大的太过于顺利了,大楚的不告而战让大赫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吃了大亏。
大元丰到底不是庸才,他立刻命令大赫的军队原地散开,并往后撤退,结果,往旁边撤退的大赫士兵闯进了地雷区,纵使大赫的士兵以骑兵居多,耐不住大楚的地雷更多,结果,被地雷惊扰的战马开始在自己的阵地中横冲直撞起来,若不是大元丰被人保护的比较好,估计大元丰也难逃被踩踏的命运。
出其不意的进攻方式让大赫在交锋的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死了三万多人,其中两万人死于踩踏而非炮火,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忠王爷接到战报,微微翘了翘嘴角,他知道楚京必然是保不住的,跟大赫比骑兵更是找死的行为,既然他们那么笃定大楚的战术不会改变,那就打他一个出其不意,让他们知道,大楚从来不是待宰的猪羊,你既然来侵略我,就要做好被打回去的准备。
只是,这种方法也只能用这一次,大元丰不蠢,他不会给大楚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也幸好大元丰刚开始轻敌了,就那么大剌剌的将自己这边的火炮往前运,大楚这边的几轮炮火虽然没能把大赫所有的火炮都给毁掉,却也毁了三分之二,余下的三分之一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大元丰估计是不会再拿出来用的,换了他,也不会拿出来,毕竟,大赫的目标从来不止一个小小的楚京,他们要的是整个大楚,楚江以北他们不想费力气,因为大楚最难啃的骨头从来不是楚江以北的这些城池,而是楚江以南的那些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