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作者:木已成灰(493)

2018-09-27 木已成灰

  他俩忙的不行,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也是忙的无暇分身,李齐是教育大臣,相当于以前的国子监祭酒,统管南楚的各类学校,南楚建国之后,教育制度也从精海卫逐步扩散到其他府城,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南楚所有的府城都建有国立幼小、国立小学、国立中学、国立高中、国立专科学校、国立大学以及国立军校和国立女校,这些学校全部都是免费就读的,只要到了年龄就可以入读,确切的说,是到了年龄就必须入读,有不入校就读的,纠察队立刻会上门,孩子当然是送到学校去,至于爹娘,那就要去市政府走一趟了,最轻的处罚是批评教育,如果批评教育效果不好,就是服轻度劳逸,比如扫街什么的,再不行,那就要服重度劳逸,去矿场或者去铺路开荒什么,若是连这个都镇不住,那就只能关进大牢里面了。

  李齐统管教育方面的事务工作,从学生入学到考试,再到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包括学校的选址以及招生,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操心,幸好南楚的府城不多,相互之间的距离也近,加上随着公路的建设和大量城际公交的投入使用,府城之间的往返变得容易很多,各个府城的学校管理起来并不是那么困难,否则以李齐的岁数想要将这一块的事情做好难度还是很大的。

  尽管如此,李齐也总是忙的前脚掌打后脚跟的,不过,也许是忙的都是自己喜爱的教书育人的事情,李齐忙归忙,精神却极好,人看起来年轻的紧,现在的李齐比前些年瘦了不少,但是眼神明亮,精神矍铄,根本不像是六十多岁的人,出去了说四十岁都有人相信,甚至还有不少小姑娘对李齐投怀送抱,当然,李齐说起这种事情的时候,脸是黑的,他为人正派,瞧不上这种姑娘的做派,也不乐意给自家老妻添个姐妹,所以往往都是严厉拒绝外加叫来姑娘的家人厉声批评,直到对方灰溜溜的认错为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齐非常明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管理方面李齐是极为严格的,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教师的管理条例,尤其注重师德人品,凡是被发现师德不好或者人品有问题的,都是直接辞退永不录用。

  一般来说,南楚各个学校里面的老师是不愿意被辞退的,南楚给教师开出的俸禄很高,地位也相对来说比较高,逢年过节的还会发放各种福利,每所学校都建设有教师住宅区,全部都是免费提供给教师居住的,只要一日在职,就能在这里住着,另外还有每年的优秀教师评选,被评选上的人是要受到皇帝接见的,名字也会被刻录在荣誉榜上,那可是永久荣誉。

  但是,一旦被辞退了,那真的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自己再去开私塾,收入不比在国立学校里面拿得多不说,生源也没什么保证,福利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住的地方,买房子太贵,租房子太费,可能教书一年还不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毕竟现在有国立的免费学校,谁还会傻乎乎的自己掏钱请个先生。

  如果南江府的那些世家大族没有被屠尽,没准还能去当个西席,毕竟那些自诩世家的人尤为看中规矩,让自家孩子跟着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读书,他们会觉得辱没了自家人的身份,他们是宁愿多花银子,也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去国立学校念书的,可惜,那些世家大族被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太年轻挑不起担子,就是根本无力反抗朝廷的旨意。

  南楚的各项政令和改革措施能够这么快的落实到各个府城去,跟南江府的覆灭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南江府被屠尽的事情,南楚也没法做到这么顺利的完成大部分府城的各项改革,对新生的南楚来说,最大的阻碍从来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士族。

  并不是没有人反抗,可反抗的那些士族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就已经被老百姓给折腾的散了,大部分士族是经商的,老百姓一听你不让朝廷见国立学校,不愿意让老百姓的孩子们免费入学读书,这还得了,你家孩子是人,我家孩子就不是人了不成,根本不用朝廷说什么,老百姓们自发开始抵制这一家人,不买你家东西,也不卖你家东西,你再有银子,菜不卖你家,柴不卖你家,衣裳不卖你家,你爱咋咋地,基本上,不用多长时间,这些士族自己就服软了。

  这正是成栋想要让熊若杉看到并且明白的道理,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颁布的政令一定是要对老百姓有利的,士族是很重要,但是老百姓更加重要,不管大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内阁制也好,君主制也罢,身为皇帝必须坚定的站在老百姓一边,这样,想要推翻皇权的人就不会有任何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支持的造反从来都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不要小瞧这些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当这些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倒霉的从来不会是这些一穷二白手无寸铁的百姓,而是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士族、富商以及看似至高无上的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