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点,李若松心里很有些愤怒,却也知道一时半会儿的自己拿张老将军没什么办法,并不是子弟兵打不过张家军,而是大敌当前,李若松不愿意他们内部先打起来,最终只能是他们两败俱伤,外面的人捡现成的便宜。
若是手中有实打实的证据,李若松是不怕跟张老将军对上的,偏偏他们手中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并没有真材实料的东西,李若松也只能跟派去张家军的那些政委和驻守的张家军附近的子弟兵打好招呼,让他们提高警惕,以免张家军出了问题他们一点应对的法子都没有。
沈首辅躺在床榻上起不了身的时候,多次上书请求熊若杉罢免他的官职,他觉得自己这个首辅做的很不到位,熊若杉接到折子都是留中不发,只叮嘱太医院的医生好好给沈首辅治病,让沈首辅先把身子养好,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朝臣们一时有些摸不准熊若杉的意思,申次辅这次的事情牵连面还是有点广的,内阁里面一下少了三个人,下面各部也都有人被清理出来,甚至有几个还是军队里面的,幸好每年一次的科考选拔出了一批新人填充进来,又提拔了几个老臣,这才算是补上各部的空缺,没让朝廷因为无人而关门。
沈首辅在能够从床上起身之后便命人将自己抬去了皇宫,跟熊若杉谈了很久,出来之后什么话都没说,闭门养病,病愈后回到朝堂之上,继续担任首辅一职,相较于之前沈首辅什么事情都要过问的态度,病愈后的沈首辅在朝会上面基本上都是不说话的,除非是必须由他拍板的事情他会开口说几句话以外,其他都是完全交由各部尚书和各部大臣去负责,且绝口不提任何关于军务的事情。
这个态度让朝臣们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首辅放弃兵权,意味着兵权以后会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大楚以前也是如此,军务都是直接上达天听的,可南楚跟大楚不同,熊若杉跟先帝也截然不同,兵权在先帝手中,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可兵权在熊若杉手里,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朝臣们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有人不死心的在朝会上几次跟沈首辅提到军务的问题,沈首辅都是用一句此事由定国将军决定便是,文臣们敢跟沈首辅磨叽,却不敢去把李若松的胡须,他们很明白,沈首辅被逼急了,最多就是在朝堂上把你斥责几句,当年给个不上不下的考评分数,可若是把李若松给逼急了,搞不好是会被抄家的,没办法,谁让人家手里头既有兵权又有理政的权利,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他们还没蠢到跟李若松对着干。
楚明三年的冬天,张老将军被毒杀,张家军内乱,与此同时,南方诸国联军对平南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一批张家军高级将领投递叛国,趁乱打开了平南府的城门,不过十日,平南府沦陷,从南江府派去平南府的三十个政委除了五人带兵撤退以外,其余二十五人尽数战死。
三十万张家军,十万余人叛国,三万多人死伤,四万人不知去向,余下十二万人被带到延南府休息整顿,距离平南府最近的事安南府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安南府只有平南府五分之一大小,却是从平南府通往南江府的咽喉要塞,不打下安南府,南方诸国联军就没办法继续向北进军,幸而,安南府有五万子弟兵驻守,在平南府城破之后,安南府的守将立马下达一级战备令,同时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回南江府。
接到平南府城破的消息之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还没等朝臣们争论出个一二三来,西边的镇西府也传来消息,之前一直龟缩不出的大赫军队也纠集了十二万人攻打镇西府,几乎是将西边六个府城十二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都抓光了,而镇西府只有两万子弟兵,武器储备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事,军情告急。
不过短短一日,西边和南边同时乱了起来,李若松很敏锐的嗅到一丝极为违和的味道,只是李若松暂时顾不上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西边和南边同时乱了起来,他接连下达几道军令,南楚整个动了起来。
南江府通往镇西府和安南府的道路被直接戒严,只允许军方运输物资以及运送兵员,所有预备役士兵也被召回,在常规部队被派往前线的时候,特种部队也分成三路,分别朝着西边、南边以及北边行进。
同时,熊若杉签发了征兵令,在南楚范围内征集愿意从军的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子入伍服役,当天,沈首辅在朝会上说了一番话,国难当头,外敌当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岁,幸吾有子,代父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