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谨言也确实能够把沈首辅留下的事务给处理好,在周谨言的协调下,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碰到自己不能做决定的,周谨言会立刻找沈首辅询问该如何解决,若是碰到想要做些小动作给他添堵的,周谨言从来不会亲自动手,而是直接找到对应的内阁大臣,让这位大臣去处理自己管着的那帮人。
南方十六国的使者团在平南府呆了七日,这七日里平南府的守将很大方的带着他们到处参观,连炮兵连都让他们近距离的观察,这是李若松要求的,平南府现在换了一批装备,这些装备不是从外面看看就能学去的,如果没有成栋,这些装备他们就算是运回去,全部拆开了,也没办法制造出来。
更关键的是,李若松要通过这样一个举动想南方十六国传达一个信息,你们不要以为你们抱团起来我们就拿你们没有办法,你们更不要认为手里头有点枪炮就能跟我们叫板,在我们看来你们手里的那些东西就跟小孩子的玩具一般。
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了一些,却意外的有用,南楚的军事力量让南边的这些国家很是心惊,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南楚的建设速度,他们进入平南府的时候,平南府中正在拆掉被战火毁掉的房屋建筑,等到他们过了几日再去看的时候,房子已经建的差不多了,用的什么材质他们不知道,但是房屋建造的速度特别快。
一块块不知道是用在哪里的成型的材料被送到工地上,很快这些材料就被拼装起来,变成房子的外墙,变成房子的楼梯,变成房子的窗户,这种建房的方式南边这些人是第一次见到,那种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第357章 想当附属国
这种建造方式也是成栋提出来的,前世成栋很喜欢看一个综艺节目,里面就有各种房屋建造的方式,把所有能够提前生产出来的东西都生产出来,等到要建房子的时候,就把所有的零部件都运过去,然后像是小孩子拼积木一样吧所有的零件拼装起来,用这种方法,他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组装出一间房屋。
不同的是,南楚的房屋零部件做起来时间比较长,因为这些工匠们非常注重手艺,哪怕是批量生产的东西,他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雕刻的很精美,若是连他们自己都看不过眼,他们是宁愿毁掉重新做都不愿意就这么让人运走,成栋非常赞赏工匠们的这种行为,请熊若杉写了工匠精神四个字做成一块牌匾悬挂在皇家家具生产厂的大门上。
这四个字让南楚的工匠们有了十足的底气,做起事情来也是越发的上心,所有从家具厂运出来的零部件全部都是没有任何瑕疵的,两块家具可以严丝合缝的并拢在一起,虽然是拼装出来的房子,但是其实用性和观赏性不输于其他房子。
成栋前世的时候就觉得古代建筑是非常神奇的存在,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处处都凸显着华夏人非凡超群的智慧,凝结着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传统手艺的传承,只是很可惜,随着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榫卯结构只出现在少数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中,只存在于老祖宗们留下的书籍里。
在这个时代,成栋希望这种建筑能够永远的留存下来,虽然日后总会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但是古建筑的美是其他任何建筑都无法比拟的,成栋并不希望这项手艺最终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之所以现在把这种房屋建筑的方式发明改进出来,何尝不是有着保存精华的意思,等到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时间成本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成本,人工成本同样占比极大,若是到了那个时候还要用很长时间来建一座房子,恐怕这个手艺不用别人逼迫,自己就会慢慢消失掉,毕竟,跟钢筋混凝土建筑比起来,不管是人工成本还是时间成本亦或是空间利用率,木结构的建筑都是不占优势的。
可现在有了可以迅速拼装出来的木结构建筑,短时间内就能拼出一座两进的小院子,即便是到了后世,这个速度也是占了优势的,到了那个时候,南楚很有可能会发展为有钱人住这种小院子,没钱的或者是外来人口住钢筋混凝土建筑,对成栋来说,这是他非常乐意看到的场景这项技术的出现不止是让南边这些人感到震撼,就是南楚人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只不过南楚人已经见识过了,虽然还是会觉得神奇,可当他们看到南边的国家派来议和的使者团成员都是长大嘴巴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时,南楚的老百姓们心中涌现出一种非常自豪的感觉,看,这就是南楚的厉害之处,你们就算是皇子、将军、丞相又怎么样,还不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虽然这房子不是我建造出来的,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方法,但是,这是咱们南楚的工匠们发明出来的方法,你们没有,你们没见过,我就觉得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