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三个省,就是十六个国君最多只用三个,二十多个是,也就是各国很可能会被混合在一起然后重新划分领土,南楚这一手实在是太狠,如果按照南楚皇帝的做法,老百姓们不会说什么,毕竟以后都是南楚人,在哪里住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以前的皇帝不再是皇帝罢了,而且,南楚设置的省和市是非常独特的一种行政划分模式,他接触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说,这种模式的可怕之处没人比他更明白,如果操作的好,就算是他们那边的三个省全部都是由三个国家的国君来担任省长,到了后面能够掌握话语权的还是南楚,因为南楚的规定是一个省的省长五年一轮换,市长也是如此,五年之后会调动到哪里,提前没人知道,正因为如此,在这五年里,没人敢做什么很过分的事情,毕竟不知道下一个接手自己工作的人是谁,万一是对头,接手之后把自己给举报了,别说是自己的仕途没有了,子孙后代的前途也很可能会被自己给拖累,南楚对官员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当然,给予的各种优待也是最好的而且将十六个国家分成三个省,安平并不认为南楚皇帝会让他们这些人管理自己以前的国家,很有可能是相互监管,你来管理我以前国家的人,我管理他以前国家的人,他管理你以前国家的人,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谁也别想占便宜,当然,谁也别想搞些小动作。
安平冒了一身的冷汗,南楚这个小皇帝看着岁数挺小的,但是考虑事情非常长远,且看待问题极为透彻,李若松是个真正心存百姓的人,估计跟他的夫郎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南楚皇帝毕竟是受过帝王教育的,在帝王眼里,人命从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他才能够轻描淡写的说出都杀了这种话。
活了四十多年,熊若杉是为数不多的让安平觉得打从心底里畏惧的人,他突然有种自己之前完全想错了的预感,之前他一直以为南楚的小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真正做主的人应该是李若松,毕竟熊若杉这个皇帝太过于平庸了,即位至今并没有做出过什么事情,军中的威信几乎是没有的,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比不上李若松,安平甚至认为李若松不过是挟天子以令天下。
安平这个人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当时态的发展稍微偏离他的预想时,他尚且能够冷静的对待,及时调整自己之前的想法,可一旦时态的发展一而再再而三的偏离他最初的构想,他心底会产生一种事情脱离掌控的不安感,甚至会焦躁起来,现在的安平就是如此,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谈,事情从一开始就跟他预想的不同,他之前想了那么多的对策现在看来完全是无用功,而他所掌握的线索和消息太少,根本没办法让他好好分析自己现在所听到的一切。
成栋见状,轻轻拍了拍李若松的腿,李若松会意的冲成栋笑了一下,对熊若杉说道:“皇上,安平皇太子殿下确实是个不得多得的人才,臣觉得此人可以委以重任,南边十六个国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情况,想要实现南边跟南楚的彻底融合,必然需要一个队南边十六国非常熟悉的人,同时也很认可咱们南楚的人,这样才能够做到稳步推进,安平皇太子殿下是最合适的人,其他人并不是不够优秀,而是他们对南楚的认可度没有那么高,在南边的威信也不如安平皇太子,皇上,臣还是觉得安平皇太子不过是一时想岔了,并没有其他意思,恳请皇上给安平皇太子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证明他自己的机会。”
安平闻言,立马一脸感激的看向李若松,说道:“对,李将军说的对,皇上,南边的情况在下不敢说百分之百的了解,但是在现有的使者团中,能够比在下了解更多的,绝对没有,而且在下对南楚极为仰慕,很想成为南楚的一份子,为南楚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恳求皇上能够给在下一个机会,在下一定会尽全力做好所有的事情。”
第366章 融合开始
李若松三人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这只狐狸终于还是被他们几个给抓住了,攻克了最大的难题,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
安平其实从议政大楼里面出来就明白自己方才上当了,可他已经许下了一大堆的承诺并且保证自己可以做到,现在就算是反应过来了也只能咬着牙吞下去。
熊若杉没想到安平的动作会这么快,在安平带着使者团回去的半个月后,南方诸国的十万精锐部队就集结完毕,并且直接经由延南府奔赴西边的战场,条件是这十万人的家人全部都被接到南楚境内安家落户,这些人并没有被安排在一起,而是分散到南楚三个省城里面,这几十万人的迁徙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等到这几十万人都安置好了,西边的战事也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