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李亦仪只说几句话,可是这事谁先想到钱就到谁腰包里,也幸好李亦仪的那两个兄弟都在天南海北,唯一的一个还跟着他干,不然还真摊不到他们。
“你们要是想做的好,要好好回去合计合计,有什么可以问岳明,我有时候不在京城。”李亦仪见几人的表情就解释了一句,“如果你们也想进口东西,可以找我,我在外面有些认识的人。”
“那可谢谢你。”秦右没想到这位是个外冷心热的人。
“谢就不用了,我只是说几句话,怎么做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李亦仪混不在意的说。
秦右看了一下楚云,知道李亦仪是真不在意。
是了,以李家在每个军区都有人,四大军区中就有两个是李家的人当权,可见他还真不把他们那些谢放在心上。
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李亦仪的爷爷只是个司令,可是大院的老人却对李亦仪格外好的原因,谁让他家把持半壁江山却让人妒忌不起来呢,就连李亦仪的食品厂办的一点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也是为什么楚云几人的家人要他们像李亦仪学的原因,京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比李亦仪做的好的大有人在,可是那些最年轻的也不低于三十岁,还没一个以稚子之龄可以做生意的。
话说富过三代才算富,也有人说水满则溢,建国以后的李家已出过两位司令,到李亦仪这代就第四代了,可李家的位子依旧巍然不动,连动乱的时候也没人敢先开口说李家的不是。
再看李亦仪的父亲和叔叔都在军队有实权,这以后自是不用说,李家的小辈们,李亦仪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为什么一帮大拿们对李亦仪格外看重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
☆、繁忙
坐在车上的几人不数不知道,这一算可不是吓一跳,“没想到李家的人这么多,这要是他们想要拥兵自重的话,那还不是翻手间的事。”古林山啧啧道。
“怪就在这里,他们家也不是这时这样,早些年两位司令还在的时候,可比这看起来还牛叉,可上面还就放心权在他们家手里,现在也是一样,以前那位就有说过,只要军权在李家,他就不用为京城担心。”楚云说从他家老爷子那里听到的。
“那就没有想过他们会有事吗?”冯桂安不信呀。
“还真没有,听说还没解放的时候,李家就是一方大吏,那时就有公开放话说只对民众负责。好多人去拉拢都没成,还是前总理和主席签了保证书李家才归附的,听说当时李家的当家人把军队打散了,他们带的军队里的人还不到原来李家军的十分之一。”秦右开着车对几人讲解,“那时一起去的无不真佩服李家那位的胸襟。”
“那他们就不怕那几位卸磨杀驴吗?”古林山疑惑,不可能不留一手吧。
“据说李家的根基都有几百年了,谁也不敢轻易的拿李家直系开刀,再说了,即使李家的几位被关起来,说不定照样活的很自在。其实不是不想而是没人舍得,就说前面这几位,哪个不想睡个安稳觉,可是他们有的情愿相信李家不屑于干见不的人的事情,也不愿意相信最亲近的人,前位不就是最好的例子。”楚云接着说,他爷爷是从那里经历过的,所以有些事情很清楚。
“不信?咱们等着看吧,只要在李家直系还没人犯事的时候,无论是什么职位京城军区的领导人里一定会有一个李家的。”这还是秦右刚才在说话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对了,是这样的,李老的那小院从建国到现在这都快四十年了,愣是没别家呀。”楚云也想到了,按说以前李老的身份是住不到他们那个大院里的。
“这不就结了。”
“那你的意思李家还是护国将军?”不可能这样吧,大院里的小院,除了李家的最就久的十五年照样换人住,这是什么样的存在呀。
“差不多吧,还是公认的,不然,你以为李亦仪的生意真没有人眼红过,李亦仪会做生意会做人是一个,还有就是没有人敢在李家找麻烦,我可听说,李家下任是李亦仪当家,李老的大哥早些年去世的时候亲自说的。”这事在那帮老爷子面前不是秘密。
“那时候他才多大?”古林山怪叫着。
“好像九岁吧,记得那时候李家小四百日没多久。”当时在场的有很多人在送李家那位最后一程,惊呆了不少人,在他们老爷子那圈里闹哄的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