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_作者:元月月半(131)

  “你们怎没拿东西去外面卖,都在这里才能卖多少?”江耀疑惑的问。君不见到处都是卖这些的吗,而且来这边玩的人还很少,又像李亦仪说的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您是说川都吗?那里也有许多,有时还不如在这里卖的多呢。”卓达在星期天的时候也会骑着自行车驮着老爹的东西去川都。

  “他不是说省城,你们这里有火车,可以带上东西去京城,那里暑假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经常也会有很多外国人,可以卖的很快。”李亦仪没想到他们只是多买了卓达老爹一些东西,结果半条街的人都围上来了,就只为卖出一件东西。

  “京城?是以前雍皇住的地方?”老人想起跟师傅识字时,师傅说雍皇在位二十五载为他们这些老百姓做过多少好事。

  “对,就是那里,你们也可以拿些蜀绣和蜀锦去粤东,卖给那里的百货商厦或者供销社呀。”江耀建议着。

  “这样?”京城对卓达来说是个遥远的地方,只是在和同事到都江市景区办汇报工作的时候偶尔听到过京城现今怎样的。

  “我给你们留个电话,要是想好想把家里的东西卖到京城,可以打电话找我。”李亦仪在江耀的眼神下到车里拿纸和笔,写下李园的电话号码。

  “把地址也写上吧,你经常不在家。”江耀想着又说,“你可以找几个人,把那些乡亲东西做火车运到京城。”拿过李亦仪手里的纸,“你们可以到这里找他,这里都有人在家的。”

  卓达愣愣的接过纸,不是军区首长的家人吗,怎么又是京城。

  “谢谢您们。”老人拍了一下儿子,弯腰对李亦仪和江耀道谢。刚才乡邻们看他手里的钱时,他觉得很自私,如果他别把自己的东西都卖给年轻人,那些乡邻们也可以卖出一些,他们这里土地不多,道路不好,全靠这些手艺品补贴家用。

  “您别客气,我这是举手之劳,如果您要到京城去,大爷您找几个可靠的人和您一起,安排好去时就打这个电话,到时候会有人去火车站接你们的。”李亦仪扶起老人的腰说。

  “谢谢,谢谢,回去就给乡亲们说说。”卓达不敢置信这是真的,父亲居然入了这两人的眼。

  “那你们回去吧,我们还要到别处看看。”李亦仪淡淡的说,任何事都过犹不及。

  作者有话要说:  快快快快 收藏啦..........

  ☆、家人

  不说卓家父子怀着怎样忐忑激动的心情回家去,而江耀和李亦仪三人在外边玩了三天才回家属院。

  回到家林女士和李师长都还没回来,李亦仪和江耀把一路上买的特产都拿上楼,江耀看那满满一堆东西,他可是真败家。

  话说为什么不是李亦仪,大神什么精美的东西没见过。

  也是,如果不是李亦仪打开一次储物戒指还要跑到深山里,估计早把里面的东西翻出给江耀,让他好好见识什么才叫精致。

  晚上李亦仪做好饭的时候忙碌的夫妻两人才踏月而归,“妈,过两天就开学了,我们后天回去。”李亦仪给林女士盛碗汤说。

  “这么快?那明天我不去医院了。”林女士这才想起儿子只是劳动节放假。

  “您不忙就别去了,我和阿耀陪你到处逛逛。”李亦仪给他爸夹快鸡肉问,“爸,你呢,有时间吗?”

  “我也不去了,跟你们一块。”李驱虏想了想他们一家这都几年了没一起好好待上一天。

  “爸也和我们一块去玩?”小四咽下嘴里的米饭诧异的问。

  “怎么,不行吗。”这臭小子什么意思。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过晚饭,林女士和李师长就打电话回营地和医院,他们的战友都听说两人的儿子回来过几天,也没说别的事。

  李亦仪和江耀两人在厨房里刷好碗碟出来时,李师长和小四不知在嘀咕什么,林女士则端着茶杯坐在一旁。

  “妈,我们买很多手艺品,在我房间里你去看看喜欢什么。”李亦仪站在林琳的身后说。

  “我就住在这边,有什么想要的直接就去买了,你们买的都带回去吧。”林琳说着拍着身边的位置,“来,阿耀坐,你来我都没给你好好说说话。”

  江耀摇摇头示意他站着就行,“阿姨,我们买的多,您去看看喜欢什么,多了走的时候也不好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