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_作者:元月月半(143)

  “你呀。”听到这话岳明指着李亦仪不知该说什么好。

  而这时在港城的江耀难得有半天休息的功夫便开车回家,到路口的时候江耀停下车让跟着他的辛丽华在车上等,辛丽华忙问在解安全带的人有什么事,江耀说家里没存货去买东西,助理同志听到这一下急了。这人知不知道他现在好歹是个人物。

  辛丽华问江耀需要买什么她去,江耀一想还是别惹麻烦了,就在车上找了纸和笔写下要买的东西。

  看着助理远去的身影这时江耀无比的想念他家那个田螺,如果李亦仪在这里家里的冰箱永远都是满满的,而且回家就可吃到堪比五星级饭店里的好料,也不知那个让他染上一种名为相思的毒的人在做什么。

  “卓叔,我们到了吗?”绿j□j的车厢里响起一个浓众川音。

  “快了,还有一会。”卓大爷算着儿子告诉他的时间。

  “你说会有人来接我们吗?”某里族的族长占步担忧的问,他们族里虽然他是族长,可是身边人的辈分最大。

  “会的,会的。”卓大爷看着火车外的景色,这就是京城了吗,活着还能来一次京城,这辈子够了,够了。

  不知多时,年轻的同志走到两个老人身边,“大爷,到了,可以下火车了。”

  “谢谢您,同志。”老人起身道谢,“请问同志,东西怎么拿?”

  “我们会帮您搬到大厅里,您放心一个都不会少,有人来接您们吗?”年轻的同志耐心的给老人说。

  “有人来接,谢谢同志。”占步忙道谢。

  这时陈建国早已等在大厅,听候车室的同志说从川都开来的火车已到站,便站在出口处仔细的盯着出来的人,听大少说来的是两个老人。

  “大爷,您是川南来的吗?”陈建国拉住一个刚出来的老人问。

  “我是。”浓重的川音陈建国听到却倍感亲切。

  “那您是卓大爷吗?我是来接您的。”

  “我不是。”陈建国听了高兴的心顿时满是失望,“我是和他一起的。”说着指了指身后的人。

  陈建国这时看见老人的身后还有一人,可是大爷咱说话真不待大喘气的呀,“卓大爷,我是来接您的。”陈建国把老人扶出出口,“您的东西在哪儿?”

  “在那里。”老人指着不远处在搬东西的同志,“多亏了首都的同志。”不然他两个老头真搬不下来。

  “那咱们回家。”陈建国和两人一起往候车大厅的工作人员身边去,走到那里对火车站的同志说声谢谢,就扛起大包,让两个老人抬一个小的往门外停车的地方去。

  “大爷,多坐几次就习惯了。”陈建国透过后视镜对后座上局促不安的两人说,“卓大爷,您是怎么认识大少的?”

  “大少?”老人疑惑的说。

  “哦,就是让你过来的人,我是跟着他做事的人。”陈建国和老人聊着。

  老人把遇见的事情又说了一边,直说遇见贵人了,还要谢谢京城的小陈同志来接他。

  “哈哈。”陈建国被老人逗乐了,“大爷,我家就是川南的,所以大少让我来接您。等会儿你们住的房间还是我以前住的呢。”

  “那您住哪里?”这可不中呀。

  “我在这边娶媳妇了,哪能还住在大少家里呀。”陈建国安慰不好意思的老人,“你老真幸运,我们大少是个好人,早些天便给你们找好卖东西的地方了,放心吧,东西全部都能卖出去的。”

  “是个好人,是个好人。”老人直点头,不然谁会理他们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还派车来接他们。

  “到了,下车吧,慢点。”陈建国停好车对后面的两人说,“东西就放在车上,没事的。”看两人焦急车上的东西。

  “进来吧,这就是大少的家。”陈建国推开大门让两人进来,“郑叔,卓大爷来了。”

  占步跟在陈建国的身后进了院里,屋子上居是雕梁画柱的,院子里还有花园,这里居然和以前官老爷住的地方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买卖

  “来了?”坐在院子里剥蚕豆的郑叔起身对站在门边裹足不前两人说,“就当这儿是自己家,我带你们去歇歇,大少上学去了,要过会儿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