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_作者:元月月半(277)

  等岳明和秦州放下筷子就移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沙发是程福安特意让人准备的,就是为了和这政治圈里来的人多聊聊。不过,看李亦仪这样的年轻,这些年的时间估计都用来做生意了,可能也聊不出别的了。

  “李总,尝尝这酥梨,这可是我们济鲁省有名的特产。”程福安手拿着一个大约半斤重的黄皮梨递给他。

  岳明把放在桌子上的水果刀给他,而很有眼色负责经济的副市长忙出去向服务员又索要几个水。

  他是看出来了,就那通身气派可不是衣服钱就能堆出来的,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生的,即使穿着破烂衣服那也是贵人,就像有的人穿上龙袍连太子都不是一样。

  李亦仪在饭桌上也没吃多少,接过梨转着手里的水果刀就削皮,削好了并没客气的递给旁人,只说了句他自己吃了,就用刀切一小块放在嘴里。

  “你可真不客气!”岳明接过副市长递来的刀恨恨的说。一直忐忑的程市长听到这话真心笑了,这位可真是位直爽的人。

  “怎么样,味道还行吗?”程福安笑着问。

  “不错,皮薄汁多还有点甜,过几天回去记得帮我买一箱。”带到港城给他家阿仔尝尝。

  秦州噗哧一下乐了,“你还的少吃的。”听到这么随意的话程福安也没多疑。明耀毕竟是秦州引来的,不和明耀的老总熟悉,明耀怎么可能到他们这不靠沿海穷的叮当响的地方来投资。

  “我媳妇没吃过。”李亦仪刚想说江耀,不过转念一想才换了话锋。

  江耀的确没吃过,特供的梨子里也有这样的,可那些都是经过几转手送到的,远没这刚摘下的新鲜。

  “李总您结婚了?”性格有点直的招商办的直接问,在看到岳明手指上也有枚戒指,“岳明,你这是也结婚了?”

  这段时间岳明和这帮人因为优惠的事情扯皮,这会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也只有对摸不清身家的李亦仪才“李总,李总”的喊。

  “嗯。”岳明点头应道。

  “李总这年少有为,家庭美满,可真是当代人学习的楷模!”程福安毫不客气的恭维道。

  二十出头就把明耀办这么大,家庭幸福别管真假,这会能想到自己的媳妇,说明他也没说错呀。

  “得嘞吧你,这家伙十六岁就把他媳妇带回家,你儿子要不跟他学学。”岳明笑的欢乐的对程福安建议,记得这家伙可是有个十七岁的儿子。

  “嗯?”程福安反应过来听到的傻眼了,十六岁,那才多大,这……

  “甭听他胡扯。”李亦仪见他姑父也投来询问的目光,就说:“我们是在那年认识的。”

  “哦。”秦州听他说的算是松了一口气,要是真的十六岁把江耀拐回大院,那李家可真出了一位妖孽。

  “李总,您觉得像我们这里这么的,这么的穷,有没有机会像沿海一样的富裕起来呢?”比较关心自己工作的副市长请教的问。

  李亦仪想着说:“怎么没有呢,只是可能没沿海那边那么的迅速。”

  “哦,李总,给咱们说说呗。”程福安虽然是市长,但是术业有专攻,这搞建设他真不在专。

  “你们这里不是产梨吗,可以加工成罐头,以后的梨子也可以供应的明耀。”李亦仪说着转头对岳明说:“以后只要这边的梨合格那就在这边直接收购,做成汽水之类的也成。”

  “还有吗,我们这边不单单是果农。”副市长忙问。

  “你们可以在梨树下养些鸭子,掉在地上的梨花还有地里的草虫子、树上坏掉了的梨都可以喂鸡养鸭,把这些销到省城那边去不就行了。”这样也算是合理利用资源了。

  “对,鸭粪直接可以滋养梨园!”他们怎么就没往这边想呢。

  “嗯,你们这不是有山吗,在山脚下建造一些农家房,这里离你们省会近,那边的人住惯了高楼,吸引他们到这里来旅游,买些用梨喂出的鸭子,还有什么山货的,经济不就带动了。”李亦仪综合一下他和江耀在国外住在鲁特奇农场里所见的事说。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秦州说。

  李亦仪嗤笑了一声,他刚才都已经说过了,经济迅速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程福安自然知道他不屑的什么,可也没生气,就对工商局的局长和秦州说:“李总的话有道理,咱们这里不是省会不是特区,也不靠海,明天你们就安排人到下面调研,结合一下民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