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_作者:元月月半(409)

  “哎呀,别说这个,咱们去录音室吧?”江耀好笑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此时几人想起了他们的职责,于是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往录音室走去。

  作为港城的代表,几人不但在港城内外有超高的人气,其炉火纯青的唱功绝对的是毋容置疑的。但是,精益求精的江耀,半个多小时却把他的那部分歌词录制好了,速度快的使录音室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么短的时间…

  江耀挥一挥衣袖走后,录音室的工作人员才相信他们录音室一个小时就完工,“真不愧是可以同国外的流行天王同台飙歌的人。”整理录音带的音乐人感慨的说。

  “这个他,好像是港城人吧?”其中一人好奇的问。

  “是呀,今天上午录音的几个都是港城过来的。”

  “可是,那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是怎么回事?”

  “啊?这我没注意。你们呢?”音乐人转身问其他的几个工作人员。

  “我们只顾得目睹大牌的丰采。”其中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士弱弱的说。

  “出息了,不就是一个名气比较大的人吗。”说这话的音乐人,绝不承认折服在江耀人格魅力下的是自己。

  ☆、第168章 欢迎

  “这么快就回来了?”等着参见交接仪式,没有外出的李老看到进来的人不信了。

  “我可是您老的孙子,不快行吗。”江耀脱下罩在T恤外的薄衬衫。

  “很顺利?”李老很是好奇,唱歌就这么简单。

  “嗯,一首歌曲七个人唱,每人也就几句而已。”拿起井水里冰镇的西瓜吃着交代。

  李园以前是王府,像什么水井地窖还有密室之类的都有,即使现在都安上自来水,但是院子里的深井并没有填平。郑婶洗衣服或者拖地时都是用井水。

  “对了,老爷子,最近身体怎么样?”把西瓜皮扔到一边的竹制垃圾桶里问。

  “很好!”

  “说实话,不是小亦让我问的。”江耀被老爷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了。

  “我身体就是很好。”这些年的调养加锻炼,活个百十岁李老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以做飞机吗?”

  “不知道,几年没有乘过了。”李老想了想便问,“什么事?”

  “小亦现在待的地方四季如春,那边的温度最高也就三十度,一点也不热。京城至少还有一个月的闷热,要不去那边待些天?”他刚回来很受不了京城的闷热。

  “不了,过几天我同你肖爷爷回到老家。要不是现在走不开,我们早就出去了。”李老心里很是高兴他的一片孝心,“那边三面环山周围都是树木,百十亩地还没住百户人家,周围也都是荒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那也行,曾祖父选了个好地方。”有时江耀很是感慨李家前任家主的高瞻远瞩。

  在爷孙两人的闲聊中日子到了七月初七,这时全世界人的眼球都聚焦到了这个东方古国。江耀在与几位同行的搭档下表演节目时,在京的霍解放一行在戒严后早已回到了耿马。

  随着半年的宣传,耿马县已经连着接待了好几批来游玩的人。在李亦仪算着爱人还要几天回来的时候,耿马县的财政收入正在逐步增加。

  这天刚吃过午饭,李亦仪叫住要出去看看的人,“什么事情?”霍解放问对面的人。

  “咱们这边的人手不够,你什么时候到市里问问,有没有愿意到这边工作的?”

  “呃,你这一说我也想到了,人手的确不够。”现在不是以往,随着耿马县逐渐被关注,还有张灵田几人逮着机会就宣传耿马县风景的事情。

  就如他所说的,他们县政府不用像张灵田他们那样买卖药材做生意,只单单越来越多的人到这边旅游,招待所和门票的事就足够他们忙的了。

  “是的,现在京城是最热的时候,而咱们又赶到好时候去宣传,估计来这边旅游的人会增加很多。”张灵田也说了他们发宣传册的时候引起了好些人的关注,如今的报刊亭连旅游手册都没的卖,可谓是刚好占到先机。

  “明天就去。”如果不是下午,干劲越来越大的霍解放估计立刻就要去。

  “阿耀,什么时候走?”方梅华在自己家里问一旁的人。

  蒋立正在京城买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所以她再来京的时候都是住在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