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冕这一次就像没听到,太夫人话语中的讽刺,像是对这件事思忖已久,反倒神色平静的回答道:“照儿子的意思……三弟走后,三房之内只有一个嫡双,可以继承得了三房血脉,索性就赶在热孝时候,让三房的海逸定亲算了,也好对三弟有个交代。”
太夫人听到这话眼光微微一闪,面色缓和了些且没有反驳,而是沉吟良久迟疑着说道:“定亲?你要提前给海逸行冠礼?”
顾文冕听到太夫人的语气,就知晓她并不反对此事,神色之中全然一片赤诚,说着还回头望了顾海逸一眼,见他低着头不知什么神色,却也没有表露出什么不乐意的,方才接着缓缓道:“如今三弟逝去,我身为顾氏族长,又是海逸的大伯,从身份上来看,自然可代他父亲,给他先行了冠礼。”
顾海逸面上无甚异常,倒是钱氏看起来,为这话很有几分惊诧,还有一些猝不及防:“母亲,大哥……给海逸行冠礼,还要定亲?可海逸才,海逸今年才十岁……”
“十岁确是有些小了,但是定亲却是可行。”太夫人听出她说这话,仿佛是有着几分犹豫,不由目光凌厉的看过去,看的本就眼眶红红的钱氏,也顿时不敢多说什么,“如今老三已经去了,你膝下只有一个双子,你若不早作些考虑,难道是要三房绝户么?”
“母亲,儿媳不敢!如今三爷没了,儿媳自然听您的——”太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跪在钱氏身后,抬起头来望着自己,目光有些胆怯的顾海逸,语重心长的吩咐钱氏道:“那就好,将事情在热孝时候办了,不要再让我操什么心。”
这一回不等钱氏答应,顾文冕就再度开口,目光很有几分晦涩,神色平淡的接着道:“母亲,还有一件事,虽然不合时宜,我也想和三弟妹,商量一下。”
钱氏一听到这话,心中就有些不舒服,念及方才顾文冕所说,让顾海逸定亲的话,她不知顾文冕此刻,又会说出什么话来,忙低下身来行了一礼,嘴上的话就带着刺:“大哥请说便是……如今我们孤儿寡母,在府中只能依靠母亲,还有大哥的照拂了——”顾文冕听到孤儿寡母四字,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口中却没有一点停顿,反倒注视着钱氏接着道。
“弟妹应当知晓,有关辛顾两氏,之间的储君之约罢。”
储君之约四个字一出口,整个屋内都是霎时一静,辛氏和顾海朝变了脸色,顾文闵及孟氏神色微妙,连想要闭目养神的太夫人,都顿时睁开双眸看向顾文冕,躲在屏风之后的顾之素,闻言袖中手指摩挲,陡然露出个极淡的微笑。
他的那位父亲,果真在打这个主意。
钱氏乍然闻听此言,有些不敢置信的道:“大哥,你的意思是?”
第175章 三房入宫
“原本家丑不可外扬,但海棠的事情,想必三弟妹听闻过——如今的海棠,已经无法嫁入宫内,成为太子妃了。”
顾文冕说到此处,眼底流露出一丝遗憾,倒有几分真真正正,话音落下没有多久,又接着对太夫人说道:“如今宫内情势紧张,宫宴之中我本想请见贵妃,都被陛下的人挡了几次,要不是贵妃娘娘早有安排,我差点没有见到娘娘的面……这件事本来儿也要和母亲说的,只是因为三弟的事情稍稍耽误,还望母亲勿怪。”
“你去见了文瑜?”太夫人膝下有三子一女,最为疼爱的就是这个,早早进宫却没有子嗣,性子温和让人喜爱的女儿,那张本来因儿子的死去,分外显得苍白颓丧的面容,闻言加上几分着急之色,也顾不得和顾文冕斗气,抬手抓住了他的胳膊问,“文瑜此刻如何了?快说来我听!”
“母亲不要担心,妹妹虽然精神不济,气色却比上次入宫,有了几分好转了。”
顾文冕见她当真担心顾文瑜,也不准备隐瞒这件事,紧紧皱着的眉宇松开了些,看了一眼钱氏方才接着道:“只是妹妹在我临走前,嘱咐我了一件事,便是有关这储君之约,皇后已经有些耐不住了,若是我们再不决定人选,万一陛下非要毁掉这约定,我们顾氏怕是要有大麻烦”钱氏骤然被太子妃,这么大的一块馅饼,当头砸在了脑袋上,顿时惊喜的忘记悲伤,抓紧了手中帕子,虽然眼眶还有些红着,眼底却露出惊喜之色:“大哥,您的意思是……是要我们海丽——”就算是顾海棠出事之后,辛氏和顾海朝对此事早有预料,此刻听闻顾文冕就这样,将太子妃的位置拱手,让给了三房而非留在长房,也还是对视一眼有些怨气,只不过碍于长房除了顾海棠,当真是没有一个嫡女或是嫡双,辛氏又是抵死不会将顾之素,收入自己膝下当做嫡出子的,因此这个机会也只能给二房或三房——辛氏这么想着的时候,仍旧是自顾自的气闷,直到听到这话之后,反应过来的顾文闵,骤然整张脸的神色变了,抬手戳了戳身边的孟氏,孟氏心领神会立刻点头,对着顾文冕扬声说道:“大哥,按照长幼有序,这储君之约,也轮不到三房那边,而且娘娘也只催了,如今三房还戴着孝,怎么能就这样——”“老二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