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_作者:柳明暗(173)

2018-09-17 柳明暗

  圆微看着净涪拧着眉头的样子,又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回头看着下方绵延山脉上的寺院,目光复杂。

  圆微不说话,净涪自然也只能安静地站在那里。这山顶塔林上一时安静得只剩下山风吹卷的声音。

  “我听说你得一片贝叶禅经,贝叶中记载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圆微侧过身来,用一双唯一清晰的眼睛看着净涪,“我能看一看吗?”

  净涪点点头,伸手取出那片贝叶,上前两步双手递了过去。

  圆微似乎笑了一下,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取走了那片贝叶。

  净涪低垂着头,并不去看圆微。

  圆微模糊得似乎没有实质的手稳稳地拿着那片贝叶,目光一寸寸梭巡过它,看得极其认真。

  看了半日,圆微又将贝叶还了回去。

  净涪将贝叶重新收回去,就依旧沉默地站在那里。

  圆微扫了他一眼,弯了弯唇角,难得起了几分逗弄的兴致:“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

  净涪抬起眉头看了他一眼,便又将目光收回。

  圆微又笑着道:“你这小沙弥啊……”笑完,他又说道,“虽然你修持的是闭口禅,又不能说话,但你该知道,我佛门有一门叫他心通的神通?”

  他心通?

  净涪愣了一下,心底一凛,所有在心底闪过的不该出现的心念全部收敛,只留下那些本来就应该存在的,只属于净涪沙弥的心念来回流转。

  不怪净涪这般警惕。

  他心通是佛门一门鼎鼎有名的神通。

  如来知他众生心中所念,如实知之。能证得他心通的大德僧众,无须言语,便能看穿看透一个人的心思。

  这便是他心通。

  但证得他心通的前提条件,是要己心通透明澈,才能以己心观人心,得知他人心中所想所念。

  圆微看着愣怔的少年沙弥,面上又是一笑,心头却有些怅惘。

  他心通这一神通,他当年确实已经得证,但现在,这神通又如何还能保持下来?

  圆微收了脸上笑容,目光扫过那片贝叶禅经所在的袖袋,随手将一道气息送到净涪面前。

  “老僧虽然早已圆寂,但影响力却还是留了几分,这道气息你收下吧,日后遇着事情,或许还能有些用处。”

  圆微的目光落在净涪身上,却分明看到了那渺渺远远的将来。

  今日因缘已定,日后果报必来,只希望他这个已经圆寂了的老僧还能为他挡去几分风雨。

  圆微最后看了净涪一眼,模糊不清的身影陡然在消散在空气中,徒留一道气息顺着牵引归于塔林里属于他的那一座佛塔上。

  净涪拧着眉看着虚虚浮在他张开的手掌上的那道气息,一时想不明白。

  虽然净涪已经是两世为人,见识阅历卓绝不凡。但他上辈子乃是魔道圣君,对佛门诸事只能说是知道,而不是了解。他对佛门的一切理解认知,绝大部分都是他这一世积累而来。可他现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小沙弥,对佛门认知浅显,见解单薄。所以八祖圆微能够看得清楚的东西,净涪却分毫不觉,懵懂不知。

  净涪不知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不仅仅只是一部佛门真经而已。它其实还指出了另一条证就佛陀果位的路径。

  从当年开始,因为寺中隐隐出现的种种流派,圆微一直在冥思苦想,静坐观照,想要找到一个能统合各流派,能让各流派融洽相处的法子。

  这样,纷争不断的天静寺就必定能回归昔日平静安宁的日子。

  可惜的是,直到他圆寂,圆微还是没能找到这个方法。

  实在是太难了。

  佛门僧众,重在修心,追求心念坚定,炼就琉璃佛心。能在这一条路上走得顺畅的大和尚们,都是心志坚定,无妄无惑的人。想要将这些坚定自己道路的人统合起来,实在是难如登天。

  哪怕到了现在,圆微还是没有找到那一个办法。

  可是,也是在某一次禅定中,圆微他忽然醒悟了过来。

  天静寺一众大和尚修持,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他们想要参悟世界的真谛,了悟己身存在,寻得大解脱、大欢乐、大自在。而他们修持的方法,他们发展出来的种种流派,不过是他们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走过的不同道路而已。

  既然最后都能到达目的地,又何必一定要强求别人的路和自己走过的路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