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蜜[穿书]_作者:公子于歌(160)

  真是可怕的严谨。

  他正这么想着,房门就开了,周海权拎着保温瓶进来,说:“醒了。”

  “嗯。”肖遥清了一下嗓子,说:“你起这么早。”

  “嗯。”周海权说:“正好水打过来了,你用热水洗个脸吧,等会咱们出去吃饭。”

  肖遥下了床,把包捞出来,从最上头拿了他今天要穿的衣服,抱着去卫生间了,大概还有些困,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趿拉着拖鞋走,这样的肖遥看起来格外稚气,身上的睡衣松垮柔软,上头居然还有大黄鸭的图案。周海权忍不住咧开嘴角,见肖遥进去之后就把门给带上了。不过肖遥也没拴上,门因为惯性的缘故开了一条缝,周海权隐约看到肖遥在脱睡衣,便转头出去了。

  今天天气不好,是阴天,晚上的演出未必能准时进行。

  “现在的天气预报是越来越不准了,”邹团长抱着个暖手宝说,“明明预报说是多云,结果这天阴的,感觉要下雨。”

  走廊的尽头生了炉子,炉子上坐着水壶,汩汩冒着热气。邹团长招呼着周海权去吃早饭,周海权回头看了一眼屋内,犹豫了片刻,便跟着邹团长去了。

  这一去,俩人就一上午都没见面,周海权带着人下村子里去发放物资了,肖遥和艺术团的人在杨树乡小学的校长办公室里排练节目,不算是很正式的排练,大家都是身经百战的艺术家,就是走个流程。大概快到中午的时候,电视台的人来了,肖遥凑过去看热闹,见一个化着浓妆的女主持拿着话筒,正在和摄像机大哥找位置。

  “春节慰问送关怀,殷殷真情暖人心。春节快要到了,为了让杨树乡的老百姓都能过上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的春节送温暖活动又如约而至,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几辆卡车,就是市委市政府联合了……”

  “看什么呢?”柳莺莺忽然拍了一下肖遥的肩膀,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笑道:“都是老一套,我都会背的词。”

  “我刚才听他们说,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发给山里的困难户,怎么不让老乡们过来领,自己一家一家地发,不是很费劲么?晚上慰问演出一开,大家不都要来么?到时候直接发放给他们,多省事。”

  “你不知道,这边很多都在深山里住,交通特别不方便,晚会他们也来不了,能来的基本上都是镇上和附近村子的。还有就是大部分困难户都是孤寡老人,发放的米啊面油这些沉的很,让他们自己来领,不方便。年年都是靠骡子和马驮过去,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发放。”

  肖遥问:“咱们能跟着去么,下午也没事干。”

  “你要去呀,”柳莺莺说,“那你跟邹团长说一声,省的他找不到你人。”

  邹团长自然是支持的,其实他们团里的男同志基本都会参与到物资的发放当中去。杨树乡人口不多,但面积很广,村子分的很散,所以都是分派好,谁谁谁去哪个村子,这样效率高一点。肖遥和和另一个叫王杰的,分派到了后洼村。

  不过他们还不能马上去,因为招募的老乡的骡子和马数量有限,目前都派出去了,还没回来。

  肖遥很快就明白为什么必须得用骡子或马来运送了,去后洼村的路难走到超乎他的想象,有些山间小路,他光看着就有些害怕,王杰告诉他说:“这山里的房子,建筑材料都是一背篓一背篓地背过来的。”

  肖遥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要想富,先修路”。

  他们去的后洼村,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了,除了老人和孩子,几乎没一个青年人,据说都外出去打工了,春节假期还没到,都还没能回来。把物资发放到那些老人和孩子手里的时候,心情真的非常奇妙,肖遥是头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他想他以后有了钱,一定要学周海权他们一样,多做好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平日里听到会觉得有些矫情的所谓高尚的品德,在这一刻变得真实而具体。

  他们从后洼村回来,已经是下午了,刚回到学校里头,就下雨了。

  一下雨,本来已经快搭建好的舞台也停下来了,大家伙都站在教室里躲雨,议论着这场雨能下多久。不过天色非常阴霾,晚上演出能顺利举行的可能性很小了,肖遥和王杰没赶上饭点,食堂给他们下了两碗方便面,肖遥吃完了面,又过了好一会,才发现周海权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