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卖部到古代_作者:叶忆落(87)

2018-09-07 叶忆落 种田文

  陆程玉租了一辆牛车,带着李芳月去了镇上。

  李芳月嫁过来之后,才发现婆母凶悍,老太太又是个跋扈的,日子过的并没有想象之中的舒泰。

  因为嫁妆不够丰厚,李芳月隐隐有些心虚,所以,有时候,日子过的不愉快,也只有忍了想着,姐姐凭借美貌,过着吃香喝辣、丫鬟环绕的生活,自己却嫁到了乡下,柴米油盐的穷算计,李芳月经常长吁短叹,暗恨生不逢时,嫁的不好。

  陆林一家搬到镇上之后,乡下的事情就关注的少了,陆家的纷争也没影响到他。

  陈小菜等人逐渐适应了镇上的生活。

  陆林走进屋,看到陈小菜、小麦和沈池在打络子,主要是沈池在打,小菜在帮忙,小麦也在打,不过主要是在捣乱。

  陆林小学那会,学院女生流行编络子,很多人上课都在偷偷编。

  许多女生会在编的绳子之中串上水晶珠子,这个时代水晶珠子的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陆林跟城中的木匠,定了不少的木质挂件,又定了一些木珠。

  沈池对缝补衣服没什么兴趣,对打络子的兴趣倒是不小,还举一反三,研究出了不少新花样。

  陆林对沈池的爱好是很支持,拿了一些颜色鲜丽的头绳交给了沈池,又让沈池将编好的络子,放在店铺之中的代售。

  一个比较精致的络子,可以卖三四文钱,利润比较小的,不过卖的多的话,还是不错的。

  每卖出一个络子,陆林会分给沈池一文钱,沈阿婆觉得非丰常不好意思,不过,陆林坚持沈阿婆就接受了。

  孙子可以赚钱,沈阿婆还是很高兴的。

  沈池赚了钱,对编络子的兴趣就更大了。

  苏荷拿了一点针线,棉布回到了家里。

  苏荷的家距离市镇比较近,小半个时辰,就可以走到了,因而苏荷经常去镇上找活干。

  “娘,有没有买包子啊?”

  苏荷点了点儿子的鼻子,有些无奈的道:“就知道吃?”

  何厉看到苏荷手里的东西,挠了挠头,“媳妇,哪里来的这么多布啊?”

  “这是老板家拿来的,管事的芸娘说了,我们可以把东西拿回来做,按件算钱,这样就不用浪费时间每天来回走了,不过,我这几天的工钱没领,都抵押在那里了。”

  和她一样,把东西拿回家做的女工有不少,虽然他们家离镇上算近的了,但是,碰上刮风下雨天也是很难办的。

  何厉原本在镇上做长工,一天也有三十文钱,今年何厉的活被人给顶了,家里的家计一下子就紧了。

  苏荷一直做绣品,拿去镇上卖,补贴一下家用,不过,最近的绣品也不是很好卖。

  前段时间,陆林让芸娘招募绣娘,其他人信不过主家推辞了,苏荷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就加入了,在陈家做一天就有二十五文的收入,也不少了。

  她这几天加把劲,若是按照计件的话,应该还能多赚一些。

  “你做的那个东西,成品就该是华夏商行之中售卖的书包了,那东西卖的贼贵,不过买的人还是很多啊!”何厉道。

  苏荷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嘛,还是有钱人多啊!听说,隔壁市镇也有很多人过来买还有货郎专门过来带货呢。”

  “那个书包是好用,不过,就是太贵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何厉挠了挠头道。

  苏荷暗想着:这书包做起来工序不少呢,一个书包有时候都是用好几种颜色不同的布拼接而成,想做成也不容易。主家光是染色这一项上,应该就花了不少银子,不过,这些都不关她的事,她只要努力工作赚钱就是了。

  陈家。

  万小帆跑了进来,恭恭敬敬的道:“林哥,杨少爷来了。”

  陆林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万小帆刚刚过来的时候,有些畏畏缩缩的,这段时间,已经好转了很多,胆子也不像从前一般小了,偶尔也能跟小麦玩到一块。

  “杨少爷啊!”陆林忍不住心中一动。

  陆林走到客厅,迎接了杨恒之。

  杨恒之看了陆林一眼,道:“陆小哥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

  陆林对家里的人说,商行和别院都是租的,他只是帮人代管,不过,杨恒之和商行的原老板又旧交,是知道内情的。

  陆林讪讪的笑了笑,道:“不过是小本生意,够糊口而已。”他目前赚的已经不少了,不过,对这些大财主而言,赚的只是小钱。杨家有好些铺子,家里还有数百亩田地,不少村民都是佃了杨家的地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