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嫁到_作者:凔溟(361)

2018-08-26 凔溟

  滕誉当初看中都转运盐使这个位置,才会让人密切关注唐建,才会让人查他的老底,说实话,连他自己都意外于查到的真相。

  也正因为这件事,让他知道,皇帝就算站得再高,看得再远,就算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民,也未必能将整个天下看的清清楚楚。

  也许他看得清楚,但怎么处置怎么收尾都是难题。

  乱世才用重典,如今大梁天下太平,不可能抓一个贪官砍掉一个家族。

  滕誉不会以为坐上皇位就万事大吉,他深切地体会到那个位置给人带来权利的同时还有深深的无奈和无尽的烦恼。

  第193章 还不是时候

  江南是盐的重要来源地,每年运往各地的盐都有登记,但查过记录后,滕誉发现每到一个地方,盐的数量都会少了很多。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路途损耗,盐这东西若是没有密封确实损耗极大,而这么大量的盐不可能每回都用翁装,袋装的盐在路上破了,洒了,挥发了,都是可能的。

  这里头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每一船或每一车的盐如果多报一成的损耗,一年积累下来的盐就是个可怕的数字。

  何况他还发现,有的盐船甚至出现了整艘船沉没或者失踪的情况,一般都发生在春夏风大雨大的时候,真实情况是什么,恐怕也查不出来了。

  滕誉连续几天都板着脸,每查到一个线索,他非但没高兴反而心情更沉重了。

  “唐建该死!”滕誉将一本从唐家挖出来的账册重重摔在桌上,气呼呼地绕着书房走了两圈。

  唐家的所有人都已经被缉拿入狱,家财也清点充公了,滕誉这回真是挖地三尺才把这账册找出来的。

  大概唐建当初被调入京都时也没料到自己会一去不回,所以家里的资料保存的相当完整。

  当初他的罪行被公布出来后,云锦城的官员也打过唐家的主意,不过唐建离家时就花重金请了许多护院,保护他家人的安全,这才没让别人得手。

  这本账册很厚,人为装订成册,每一页都记录着唐建这些年来从盐务上收取的利益,以及与他人的分成。

  这其中与唐建分赃最多的人就是木家,排第二的才是肖家。

  滕誉早就料到,云锦城的知府如果没有同意,唐建的事情不可能进行的这么顺利,何况当初那张写着“云桥码头中段”的字条就是出现在木知府的书房。

  “殿下,消息来了。”韩青快步走进来,凑到滕誉耳边说了一句话。

  滕誉将账本丢进一个箱子里,让韩青锁上,冷着脸吩咐:“这次姓木的可能不会亲自出马,你带人截了那几艘船,把参与这件事的人一个不落的都抓回来!”

  “是,那木知府那…”

  “本殿自然会想办法拖住他!”

  “若是有人反抗?”

  “杀!”

  “是。”

  午后,天色暗沉了下来,乌云滚滚,雷声阵阵,下了好大一场秋雨。

  殷旭刚看完京都的来信,转头对滕誉说:“我那小徒儿问咱们时候能回去,他把我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滕誉还在看京都的情报,听到这话抬起头,笑了笑,“你收了个不错的徒弟。”

  “那是当然,本少爷慧眼识珠啊!”殷旭瞥了眼那字迹零乱的信件,觉得这徒弟不止悟性像他,连字都写得像他,一样的难看!

  滕誉接过手去瞄了一眼,哼笑道:“回去得给他请个西席,就这狗爬字也敢写出来丢人现眼!将来可别说是从三皇子府走出去的,丢人!”

  殷旭眉头一挑,反驳道:“有什么可丢人的,术业有专攻,有那时间练字不如多花点时间学有用的,字会写就行了。”

  他又没打算让汪仁去当官,要那么好的字写给谁看?

  滕誉拗不过他,只好回去后悄悄做汪仁的思想工作,可别上梁不正下梁歪了,听听这都什么歪理?

  “京里发什么了什么大事吗?”殷旭记得信件寄来的时候有厚厚的一叠,而汪仁写给他的信件才两页纸而已。

  “左少棠和肖锋在咱们离京后的第二天也走了,青晟也想跟着走,不过没有你的同意,府里没放人。”

  殷旭点点头,他原本就没打算囚禁着那两人,当初抓他们只是为了想去魔教总坛,一来会会那教主,二来看看有没有宝贝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