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双儿和小治愈_作者:七品棠(16)

2018-08-10 七品棠

  “前些天我还说,整个陶家村,最聪明的孩子就是咱们山子。你们看看,这可不,让我说着了吧!”

  “切——山子聪明,是人家爹娘生的好,跟你说不说有啥关系,你个村子里的老娘们,谁管你说啥!”

  “就是,是人家杏花妹子生的好,只有杏花妹子这样的齐整人,才能生出山子这样的聪明孩子。”

  这些话有多大的水分暂且不论。陶山考上秀才,在陶家村,这确实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喜事。

  李杏花听着周围的恭维声,心里着实高兴的很。

  她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大声招呼大家:“今天都去我家啊,吃流水席,席面已经摆上了。”

  她旁边的一个圆脸妇人也跟着帮腔:“对,对,大家伙都过去,秀才老爷的谢师宴,咱们都去沾沾文气,家里的孩子们以后也考个秀才。”

  李杏花也接着道:“学堂的夫子们今天也过来,还有县城里的贵人呢!大家记得一定要来。”

  “一会儿就过去!”

  “对对对,一会儿我们都过去,替家里的孩子沾沾文气。”

  妇人们都大声附和着。她们都不是陶大牛家的近亲,所以没有像圆脸妇人一样,去陶家帮忙准备宴席。

  按做客的礼数,她们不能去的太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过去才好。

  况且这宴席上还有县城里来的贵人,未免冲撞,她们要等贵人们都到了,进了屋子,她们才好去院子外面吃流水席。

  好在贵人们也不太摆架子,不到正午,就浩浩荡荡地过来了。

  陶山的妹妹陶小雅跑过来喊人,“娘,县城的贵人们已经到了,爹爹让我叫你回家。”

  “好好,我马上回去!”李杏花道。

  她也顾不上多说,低声嘱咐了圆脸妇人一句,就急忙拉着陶小雅往家里赶。

  第7章 第七章

  陶大牛家。

  不大的木门前,停了三驾马车,还有好几匹马。

  头一驾马车上,下来了两个身着文士袍,面蓄短须的中年男子。

  陶山连忙迎上前,深揖到底,“老师,季先生,学生陶山,这厢有礼了!”

  左边身量略高的男子上前虚扶了一下,“你此次得中秀才,为师心中甚慰。但你须知,秀才乃是科考之起始。今后应戒骄戒躁,刻,专心备考乡试。待得他日金榜题名,方不负学院对你的栽培。”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陶山答道。

  中年男子还要再说,右边的季夫子扯了一下他的袖子。

  道:“好了好了,今天是来庆贺陶山考中秀才的,你这个当人老师的,不说恭贺几句,倒在大门口教导起人了。”

  他转向陶山,“陶山此次得中案首,不错,非常不错,比我的那几个学生强多了。”

  “季先生谬赞了!”陶山道。

  “季先生门下几位学兄,诗书通达,文章锦绣,实为我辈之楷模。”

  他伸出右手,为两位夫子引路,“老师,季先生,这边请!”

  ……

  后面两辆马车里都是陶山的同窗,以及他们带来的朋友。

  关亦博和陶山交情最好,他以前曾来过陶家几次,因此也不用人指路,直接领了几人就往里走。

  “来,咱们去东厢。我跟你们说,季先生和褚先生肯定在正厅,咱们就不去那边找不自在了,让陶山一个人陪着吧。”

  剩下几人纷纷应是,“正该如此,咱们一会儿只需去正厅拜见一下两位先生,然后就能自在玩乐了,哈哈哈……”

  一群人快步向前,三个走的慢的,就落在了后边。

  高学海侧着身子,半躬着腰,对中间的两位锦衣公子道:“许公子,沈公子,咱们要去正厅吗?”

  许公子停下脚步,微微转身,正对二人,道:“我想和其他学子一道去东厢,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举止彬彬有礼,声音温雅清润。

  这位许公子,不正是一个月前陶家村的头条人物,知府大人家的二公子许颂才吗?

  “自然是和许兄一道。”

  一身宝蓝色绣金丝云纹锦袍的沈茂勋,摇了摇他手中同样金丝缠纹的折扇,慢悠悠道。

  高学海见两位公子都要去东厢,也连忙道:“高某也和两位公子一起去东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