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婚配否?_作者:流明(45)

2018-08-03 流明

  吴善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对于林玄,直到听到西房有了动静才放下心来,又想起他的定亲之事。

  今年是吴善清二十周的及冠之年。五月初,赵影明携同妻子及赵焕然、赵敏卉一起,到王家宅给吴善清行加冠礼。在正式加冠礼前两天,赵影明夫妇单独同吴善清谈话,把他与赵敏卉的定亲之事提出,问问他的意见。

  让赵敏卉同吴善清结亲之事并不是一时兴起,这是赵影明夫妇二人多方考虑很久才定下。吴善清已到弱冠之年,父母不在,作为长辈师父、师母有责任去关心他成家之事。

  吴善清是二人看着长大,成熟、稳重且一表人才,文采了得,若不是六年前发生的事,前途不可估量。

  现在虽住在王家宅,但吃喝不愁、生活稳定。不求女儿嫁的多好,只愿能够找个对她一心一意,托付终身的良人。

  换言之,赵家夫妇二人对吴善清再是亲厚,如若他品行各方不够满意,也断然不会把女儿赵敏卉许配给他。

  在征求女儿意见,无异议后,便趁着吴善清行加冠礼之前把这事提了出来。

  听到师父、师母的话后,吴善清并未立即给明确答复。他想了一天一夜,在加冠礼前一天晚上同赵家夫妇说,他愿意。

  于是此次加冠礼也就成了定亲宴,村里人知晓后,相继前来祝贺这“双喜”之事。

  第二日,林玄一早起来,也未吃早饭,直接去了刘大夫家报道,帮刘大夫把昨日未整理完的东西拿出晾晒,一直到晚上才回去。

  一连多日,除晚上休息回来,一日三餐都在刘大夫家。

  这天,林玄比平时起的晚些,吴善清准备好早饭,喊吴善荀坐在桌前准备吃饭。

  又到西房门口“起来了,就过来吃早饭吧。”

  林玄正在穿外衣也未转身:“不用了。”

  穿好衣服,挤出了门,头也不回的离开吴家。

  本以为一切正常,可就目前这个情况,着实不是个好的结果,吴善清叹气。

  “哥哥,玄哥怎么一直不在?”善荀也很奇怪家里的氛围,问起。

  吴善清也只得安慰“他最近在学医,比较忙,所以没时间回来!你快些吃,吃完好喂食圆圆。”

  今个是张岚芬出阁之日,因两方都同在一个村里,人也不能仅到一家,所以,吴家吴善清到村长家,林玄在张家帮忙送亲。

  张家除了张岚芬和小侄女,谁都忙得团团转。林玄在外头帮忙把各嫁妆都包上红纸。包了一上午,在快要结束时,村口响起爆竹声,知道接亲人来了,只见长长的队伍依次走来。

  这新郎官王释殷是村长老来子,大儿子王释桂已年近四十,这个小儿子比大儿子小了近二十岁,比他孙子也大不了几岁。

  因王家宅的村长也是族长,且依然遵循长幼有序的形式规定,在村长卸任或百年后,这族长及村长位子则会由大儿子继任。

  老来子是心头肉,其他给不了,对于小儿子则给予经济上的补偿。

  前天王家到张家下聘,聘礼足足有四十八台,张家院子都摆放不下。

  有来有往,既然王家如此诚意求娶,张家想也不能小家子气,一台聘礼未留不说,又给张岚芬另陪嫁了二十台,配够六十八台。

  当初张礼威成亲,下聘礼也才二十四台嫁妆,所以王释殷同张岚芬成亲,这么大的排场在这村里属于头一个,甚是壮观。

  王释殷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后头紧随着吹唢呐的人,张岚芬坐在八人抬得大轿内,后头跟着六十台嫁妆,在张家不舍中,一行人浩浩荡荡远去,两家住的距离并不远,所以队伍绕村两圈才转回王家。

  望着厅堂跪拜的新人,周围喜气洋洋的众人,林玄转身出来,坐到院内,越是快乐的氛围越不会给他带来快乐,只会衬托他更加难过罢了。

  “玄哥!”在院外玩耍的吴善荀见到林玄坐在院内,跑了过来。

  规矩的站在林玄跟前:“玄哥!你每天都去哪了,我都好久未见你了?”长了一岁的善荀不再像之前,那个每次见他都会无所顾忌扑向他怀里的小孩儿了。

  你看,离开得一年里你觉得什么都没变,可现实却是,所有人都在改变,包括自己。变得,越来越在乎,变得,越来越放不开……

  看跟前气喘吁吁的小人儿,林玄软声道:“玄哥每天到师父那里去学习去了,你呢?最近功课学的如何?”抬起袖子帮他擦拭满额头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