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惊掠琵琶声_作者:高台树色(52)

2018-07-31 高台树色

  隔着电话,他都能想象出沈识檐这会儿大笑的样子。

  中秋当天,孟新堂早早就到了沈识檐家,开门的时候他突然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这不单单是一个开锁的动作,而更像是一个仪式,开启了他后半生的样子。

  院里的花还娇艳地开着,按照沈识檐的吩咐,孟新堂搬了两盆花到花房。他现在已经识了不少花,反正时间还早,他干脆一盆一盆地对着花名,研究着花色。看到秋海棠的时候,他不自觉地笑了笑。好像这一院子的花,属这几盆海棠开得好。

  真的是岁岁照海棠。

  把需要提前准备的食材全部打理好,又用小火焖上一锅小鲫鱼,孟新堂开始简单地收拾屋子和院子。沈识檐家有一间专门用来放琴的屋子,扫地的时候孟新堂打开了房门,看了一圈又轻轻合上,没进去。

  把院子也打扫干净,孟新堂看了看时间,将厨房的火灭了出了门。

  难得的花好月圆夜,街上要比平日透出更多的温情。孟新堂出来得早,所以车开得并不快。思念的情绪是在等最后一个红灯时突然泛滥了起来,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医院的大楼,或许只是因为看到前方穿马路的行人,拎了一盒月饼。

  将车子停在了医院对面,孟新堂下车,点了一支烟,刚刚要抽完时,便看到沈识檐的身影出现在了对面。

  孟新堂撵灭了烟。

  医院门口的路不宽敞,且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所以过往的车速度都不快。孟新堂看到沈识檐朝自己笑了,接着左右看了看,绕过一辆几乎已经要停下来的车过马路。车灯的光打在他的身上,光与暗的对比很强烈,犹如孟新堂眼中的世界。

  “等很久了吗?”

  孟新堂摇头:“一支烟而已。”

  确立关系后的第二次见面,没有拥抱也没有亲吻,只是两人在上车后放了一首歌,各自感叹了一句,今天的月亮真的很圆很大。

  沈识檐放下了车窗,夜风吹得他头发乱飘,其实真的没什么美感,可孟新堂却总想看。

  赶上了一阵小堵车,到家时已经是七点半,孟新堂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的菜都炒好,端上了桌。沈识檐拿着一瓶红酒进来,说晚上喝这个吧。

  “今天不喝老顾的了?”

  “他让我在家的时候去拿来着,我给忘了。这会儿他闺女儿子都在,还有后一辈的,难得一家聚齐,就不去打扰人家了。”

  沈识檐说完,才注意到桌子上有一个生日蛋糕。视线仿佛定在了那里,他有点不能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留意到他的目光,孟新堂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盒子,走到他身前:“生日快乐。”

  沈识檐看了看桌面又看了看他手里的东西,忽地笑了:“你怎么知道?”

  他自小在家都是过阴历生日,但从没和别人提起过,知道的人也很少,就连他以前的同学们,都是在他阳历生日那天送祝福。

  “里面的那幅画上,有你母亲的题字。”孟新堂轻声说。

  沈识檐这才想起来,今年他三十岁,里屋挂的,是他十岁时,母亲的画作。

  孟新堂的礼物装在一个白色盒子里,还打了一个很漂亮的蝴蝶结。沈识檐垂眼欣赏了一会儿,才慢慢拽着一面的丝带抻开那个蝴蝶结,动作很轻很小心。

  “想了很久要送你什么,琴我实在不会挑,也没有门路,所以就送你一个这个,”孟新堂轻咳一声,“不值什么钱,但是我自己做的,收音和音响效果都还不错。”

  看清了盒子里的东西,沈识檐彻底怔住。里面躺着的是一台收音机,银色的金属外壳,很小巧。

  沈识檐家里那台收音机已经有些年头,那天早上孟新堂见他听,便说好像现在的人都不太听收音机了。沈识檐当时笑了一声,说:“是我父母曾经的习惯,小时候跟着他们听惯了,我就也一直保留了下来。”

  孟新堂当时就想起,早前在琴行的时候,沈识檐对着那台精致的唱片机说:“还是摁一下播放键省事。”

  东西用久了,便不好用了。那台收音机的杂音变得有些多,高频也不足。孟新堂知道沈识檐坚持着用是一种纪念,没有要他换掉的意思,只是想着,或许他也可以偶尔听听自己这个,让过去和现在并存。

  沈识檐摸了摸那台一看就凝了很多心血的收音机,拿在手里摆弄了两下,摁了播放键。只听了两秒钟,就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