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永生(重生)_作者:青绒球(42)

2018-07-26 青绒球

  其实,胤禩未尝没有让太子放开眼界,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的心思。太子若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就不会现在这样患得患失了。

  这些皇子们还是不够忙,才会东想西想的。

  太子平复了一会心情,又把近身伺候的人敲打了一番。

  虽然与八弟谈话时,书房没有人伺候,但宫里多的是聪明人,就怕有心人猜出来些什么。

  “孤这里的人,最要紧的是忠心,都管好你们的嘴。”太子轻飘飘的话,却让几个侍婢心里一颤,听出了里面的狠辣。

  这样的太子与八阿哥面前温柔的兄长仿若是两个人,众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太子。谁也不敢因为见到过太子在八阿哥面前的宽和,就稍有放肆。

  前年,太子眼前的得意人路公公不就是向别人透露了几句太子的喜好,后来就不见了吗?没根的人贪点钱没什么,但是要知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烫手。以前那么一个讨太子欢心的人,还不是说消失就消失了,宫里虽然不让设私刑,但是更多的是看不到的阴暗,要整一个小下人,对主子来说还不是抬手的事。

  胤礽草草用过饭后,就着灯光,继续整理思路,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

  几天后,胤礽和康熙密谈了很长时间,胤礽出入乾清宫越来越频繁,康熙对胤礽也越来越满意。

  以前的太子被索额图教唆的越来越小家子气,把心力耗在兄弟争斗上,终究是落了下乘。

  康熙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兄友弟恭,为这事还斥责过太子和大阿哥,不过收效甚微,私下里太子越来越阴沉,康熙也是束手无策,不好再多说什么,对索额图和明珠之流越发不满。

  随着太子长大,康熙和胤礽的相处好久没有这么融洽了,不说别的,这一点就令康熙满足了。

  第36章

  渐渐地,朝廷颁布了一些新的政令,比如增大商品税额,新政令的颁发当然遭到了反对,不过康熙亲政多年,手握兵权,在朝上的话语权早已今非昔比。

  况且康熙有自己的心腹,这些人自然是支持康熙的政令,懂的怎么说话的。

  “韩大人这么为商人说话,微臣很是怀疑韩大人是否收了商人的好处。”

  “张大人莫要血口喷人,微臣只是认为突然增收商税,会引起动乱。”

  这位韩大人当然是年年收到商人孝敬的,他也不敢说为证自身清白,可以查看家财之类的话。不过他现在这么卖力的反对,倒不是主要因为那些好处,而是收到了上座明相的暗示,他拿的才是大头,自己的这点好处只不过是毛毛雨。

  就是索额图也是每年都收到商人的大量好处的,做生意的哪个不想法子打点,不找个庇护,再多的家产还不是找个由头说抄就抄了。

  现在朝廷上闹的卖力的都是些官位不怎么高的,那些背后的人还不会这么急着下场,康熙最是忌讳官商勾结。

  “这些商人被国家所庇护,当然是要交税的,这么些年已经是让他们占够了便宜。”

  “……”

  不管朝廷上是怎么吵,康熙是已经拿定了注意。国库空虚,处处要用钱,那些家财万贯的商人也就入了他的眼。

  虽然主意是拿定了,具体要怎么做才好,还需要摸索。康熙私下里又召见了一些臣子,关于怎样降低商人的抵抗情绪,怎样防止商人做假账,偷税漏税等,又讨论了很多次。

  炎热的七月,那些大富商接到一个让他们心浮气躁的命令,从今年开始,他们每赚一笔钱都要上交一部分给朝廷。

  这些商人当然是不愿意的,不过随着这个消息而来的是,纳税高的会受到朝廷嘉奖,还可能成为皇商。账上盈利也会有人不同的人检查,若是有人在账上做了手脚,罚款都是轻的,抄家入狱也不是没可能。

  当然了,康熙还是很惯于恩威并施的,他采取了胤禩的意见,引进了信用制度,商人若是老老实实的纳税,则会信用度上涨,信用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商户人家也可以参加科举,甚至做官。

  商人地位一直都很低,虽有钱,有些名贵织品也没资格穿,出去聚会也是低人一等。用钱财资助穷书生,把女儿送给官员做小妾,连带大量嫁妆,都是商人的投资手段。

  现在有光明正大的途径来投资自己,改变自身地位,这颗甜枣让商人们趋之若鹜。

  “我胡某可一直是遵纪守法的,朝廷要我们交税我肯定会老老实实的交。田兄可不要犯糊涂,这可是圣旨,不是心疼钱的时候,不要想着耍心思,做那出头鸟,被人杀鸡儆猴。”姓胡的商人摸着手上的玉扳指语重心长的说着,看在两家交情不错的份上,他不介意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