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人看这些小公子的打扮就知道他们是非富即贵,后面拿刀的侍卫也让他们畏惧。他们也不敢打扰这些小公子的兴致,只是眼里看到那精致的鞋子上都沾满了泥巴,很是心疼。
“这些番薯长得快,好养活,个头大,量多。吃这个能省不少粮食,我家小子多,就靠这个,我家去年全年都吃上饱饭了。”
个高些的公子说话很和气,其他两位公子虽然话不多,也是教养良好的样子,不像李财主家的儿子斜眼看人,有胆子大的汉子就不那么拘谨了,很自然地接了胤禩的话。“都是皇上圣明,小民无以报答,都在家里供了皇上的长生牌。”
几个皇子与有荣焉,胤禟也按下本来的不耐,他是个爱干净的小阿哥,若不是为了八哥,他是不想在这停留的。
“家里的粮食是小麦吗?收成怎么样?”
“我们这是种小麦,今年没旱没涝的,收成好,一亩能收上300来斤,再加上这红薯,今年不用饿肚子了。”
胤禩蹙了蹙眉,只有300斤都算是好收成了?
“家里的孩子可能去念书?”
“念书?念书花钱太多了,念不起嘞。”
“是束脩高吗?”
“束脩,笔,纸,墨,都要花钱,家里娃多,养活他们吃饭就不容易了,还要给他们攒钱娶媳妇,没有多的钱。”
汉子看面前的小公子不赞同的模样,又说:“公子我们也知道读书好,多识几个字,不说考秀才公,就是去饭店里当个跑堂的,也能少受累,还能吃好的,比顶着大太阳土里刨食强多了。”
“不是我们不疼娃,是没办法,前些年连饭都吃不饱,就这两年才好些。”
回去的路上,就是胤俄也不大声笑了,“八哥,有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吗?”
“是啊,书上不也有写,遇上天灾时,还有人活活饿死,甚至易子而食。”胤禩也很无奈,百姓们所求不多,吃饱穿暖而已,都这么难。
胤俄听到这话皱紧了眉头,活活饿死,那是饿了多久啊。其实他自己因为容易饿,还是知道饿肚子的滋味的,很不好受,只是他饿时马上就能吃到小点心了,没有多大感触。
“好了别愁眉苦脸了,现在咱们还小,能做的就是听皇阿玛的话,好好念书学本事。以后长大了,多为百姓做事,不愧对他们的供奉。”
胤俄听到这话,又有点羞愧,他不爱念书,有些人却想念都念不成,他……他以后会尽力念书啦。
“要我说,还是那汉子脑子不够灵活,种地都养不活自己了,就不会想点其他谋生?做点生意一年到头都能挣钱,不比一年收获一两次的庄稼好?有了钱粮食还不是随便买?”
“你这只能解决那一个庄稼汉的问题,不能所有的农民都去做生意,那样还做谁的生意,没有人种地,所有人都没饭吃。”九弟真是自小就有喜爱经商,热衷挣钱的苗头了。
胤禟对于八哥的话不以为然,他哪里管得了天下人有没有饭吃,他在意的是他身边的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这就够了。
胤禟这些心思是不会对自家八哥说的,八哥就是一个心软善良的人,他还不想破坏自己在八哥心中的形象。
回到住处,夕阳已下,三个人在一起用了晚餐,两个小家伙又在八哥这里磨蹭了会,才回去休息。
第二日降了雨,三个人难得没有外出。胤禩在督促两个小家伙做功课,他自己也是要做的。
外面雨声滴滴嗒嗒,屋子里一片静谧,过了好长时间他们终于停下笔,喝茶休息。
胤俄摸了摸肚子,“八哥,今天咱们自己做饭吧,八哥做的饭好吃。”胤俄舔了舔唇,好久以前吃过八哥做的饭,他还记得很美味,可惜从那以后就没吃过了。
“我有乖乖地做功课,八哥,奖励弟弟一下吧!”胖哒哒的小家伙稀罕地撒起娇来,胤禩很是不习惯,不过自己弟弟期待的小眼神他当然是抵抗不住的。
胤禟心里当然也是期待的,不过胤俄这家伙撒娇的样子真是辣眼睛,他佯装喝茶,不看胤俄的样子,耳朵却动了动,专注地等着八哥的回答。
“好吧,你们两个可是要一起来做的。”
都出宫了,当然要放松些,两个弟弟还小,都辛苦学了一上午,一点小奖励,胤禩能给的当然要给了。
看他们两个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次就没有要下人帮忙,全是他们仨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