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朝的出现可以说,把都村部分人敲醒了,范村长的行动有了这些人坚定不移的支持,都村的精神面貌有了改变。这才不至于在此后的三年之灾中死伤惨重。不过这都是后话,暂时不表。
白曙从都村归来,自觉了了心中一件大事,他安心地上学。天气渐冷,学校也已经放寒假了。白曙即将九岁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正式搬出了正房,到西厢房居住。他住的是那间原本属于白鹿萍的闺房,后被白鹿莲占据的房间。只不过,冬天太冷,屋里不生火根本就没法住人。可是让乖孙自个儿在生火房间里住,白金氏又不乐意,不仅是因为浪费煤炭,更是因为这段时间胡同里出现了几起煤气中毒事件。于是,白曙、刘清、石正、白义被安排到同一间房一块儿过冬。
这一日,家里的煤不够了,需要去采买。
大都城的人家,一年四季少不了煤,就连夏天都得捅炉子烧水 。不过这时候买煤,是需要煤本的。此时的煤,也已经不是以前的煤球了,而变成了蜂窝煤。蜂窝煤是圆柱形,有十六个孔,比起煤球来,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还节省。
按理来说,入了冬,白家应该储存有一定量的煤,可是今年不一样,今年因为有公社食堂,家里很少开火,所以储存的煤不够。这会儿天冷了,大伙才发现煤不够用,这才有白金氏招呼白启煌带着几个孩子出去买煤的事情。
白启煌朝院子里一喊,“买煤去咯!”
只一声,白昌、白仁他们就从后罩房跑了出来,就连白曙他们也忍不住出房门。天冷,窝在房间里,没事儿干,总觉得有些闲得慌。
白启煌从厨房里拿出一个小板车,带上煤本和钱,身后跟着几个说话叽叽喳喳的孩子,就往煤铺去。
煤铺的位置就在猫儿胡同胡同口,和金鱼胡同交接的地方。还没到煤铺,白曙就看到煤铺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白家有两个煤本,一本是白家的,另一本则是白芳的。白芳当初把户口定在了大都城,虽然都村分土地的时候没有她的份,但是现在成了城里人,有供应粮,算是有得有失。
白启煌拿着两个煤本,排队开票交钱。白曙则跟着刘清、二二站在不远处看着板车,白昌、白仁还有一一、白义、石正几个,就凑在煤铺的门口,看热闹。
煤铺里有两种煤,一种是煤球,一种是蜂窝煤。这两种煤的制作各占了煤铺的一角。做煤球的,靠的还是人力手摇。不过手摇煤球,可没有机制的蜂窝煤有意思。白昌几个瞧的都是那蜂窝煤的制作呢!
这煤铺只是个简陋的工作棚子,棚子四周沾上了黑乎乎的煤灰,就连棚顶那盏灯泡都没法把它照亮。就着这昏黄的灯光,煤工就在里面工作。制作蜂窝煤的机器看起来挺简单的,地面上有一块大铁板,铁板底下是一个方形的大坑,蜂窝煤的模具就在这个坑里。铁板上堆着已经和好的煤末,煤工把煤末一点点铲进模具里,在用吊在棚顶上带着弹簧的锤子,用力往下砸,发出“咚咚咚”的沉重响声。
寒冷的冬天,煤工穿着薄薄的汗衫,挥汗如雨,过了一会儿,蜂窝煤终于成型了。煤工才按一个按钮,这蜂窝煤就自动升了上来,一次有八块,一般八块十斤。煤工把煤捧起来,拿到一旁码好。等数量够了,就装车,拿到外面晾晒。
“没了,没了,后边的别排了,明天再来,今天没煤了!”开票员朝排队的队伍大声叫道。
白曙有些担忧,没货了,这可怎么办?今晚的煤肯定是不够的。一个炉子一天需要三个煤,家里那么多房间需要烧煤……
排队的队伍并没有因为开票员的话而散去,大家只是有些骚动,但是并没有人离开。他们都怀着一丝希望,希望排到自己的时候,煤还有。
开票员再叫了几次,“没有煤了,后面不用排了……”但是依旧没有人离去。
白曙也只能站在板车旁,祈求他们运气足够好,轮到白启煌开票的时候,还有煤。
“就算没有了,还可以交钱预定的。”刘清突然说道。
白曙一愣,抬头看他。
二二点点头,“是的,定得多了,还可以让煤工送煤上门。”
白曙惭愧,他还没有两个孩子知道得多!
幸好,白启煌运气好,等排到他开票的时候,还有煤,他交了钱,拿了票,刚离开队伍,要去旁边装煤的时候,就听到开票员对后面的人说:“没有煤了,大家想买煤的话,可以先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