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报横空出世。
以四大门阀和各大世家为蓝本而编纂的故事引得了民众瞩目。
连载的京都八卦故事和我曰,立即成为京都最热门的话题。
我曰,是以亲身经历,自己说的口吻编写的故事,十足白话,浅显易懂,还颇有黑色幽默和八卦精神。
在好事者的一番解释之后,许多人都开始恍然大悟,哦,这原来是某某家的八卦啊。
每日连载,每日翻新,京都好事者的目光全部聚集在门阀们的八卦之中,十足的吃瓜群众。
或是扒灰,或者舞女共享,或是书房情趣,或是一枝梨花压海棠等等,各种吸人眼球的事情,赚足了京都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再也没人会去关注太子身中恶疾之事,毕竟大家都是爱追逐新的八卦嘛。
祭足看到京都再无人议论子黎,嘴角漾起一抹笑意。
找不到太子有疾的出处和源头,那他便用更劲爆的事情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反正他的故事换钱,换来了无数的京都八卦。
祭足不出手而已,一出手就效果惊人。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用京都高门八卦吸引了众人,接下来,祭足的紧要之事是向民众们宣传太子之好。
论深谙人心,论操纵舆论,祭足自问,尚未找到对手。
祭足开辟了一个新的板块,类似民众来信和自主爆料。
祭足悄无声息地选取了几个真实民众来信,讲述了太子曾经做过哪些善举。每个人都同意实名和实际地址标注,极大了增加了真实性。
先是有人来信说,太子曾经让他整理过京都的孤寡老人,他当时只是整理了而已,而太子却是偷偷去看孤寡老人。他是陪着一起去的,却不让他告诉那些老人他是谁。
那些老人问那个俊秀的男子为什么会哭?而太子却掩饰了起来。从那是开始,太子每年都会拿着固定的银子让他代替去帮助那些老人。
——一个来自礼部的官员。
有个人来信说,有一次她抱着孩子上街买菜,手里拎着东西太重,无法抢到新鲜蔬菜。她看到这个男子十分俊秀,突发奇想,让这个男子帮忙看一会孩子,她抢了蔬菜就过来。后来太子随皇帝出行的时候,她发现太子的面容十分熟悉。后来还是太子主动搭话,问起她家姑娘吃饭如何?她才想起,当时她是把自己闺女让太子帮忙看了。
——住在西市的买菜大娘。
有人见这种小事都被登了出来,发表的更加多了。就连其他郡的人也开始投稿了。
有个人来信说,休沐日的时候,他上街闲逛的时候,口渴,正打算去买些果子,恰好看到路边一个白发的老奶奶,他心生可怜,正打算过去,却发现太子躬身下来买果子。太子拿着一贯钱,他本以为太子会说不用找钱了,然而太子却说我多买一点凑个整,你看着多给我一点好了。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狭隘之心。更懂得太子的仁慈之心。
——住在文郡的官员。
文郡是皇帝发家的地盘,那个时候,子黎是常常出府,与民同乐的。后来进了京都,头一二两年的时候还好,还经常的出宫。后来慢慢的就忙了起来,出宫的时间越发的少了。
随之投稿人数的急速增多,祭足的选择面更广了。
他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出发,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实去展现一个真实的太子。
我是皇宫一个采买太监,虽然和太子只见过一次面,却让我感动无比,太子无比自然了对我说了谢谢,令我至今难忘。
我是一个普通的看门侍卫,太子很自然的说出我的名字,并向我打招呼。我至今难忘。
——一个普通的看门侍卫。
我是,太子曾经考校过我的学识,听我说过治理政策。太子当时听说我要成亲了,笑着说到时候会送我一封贺礼。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成亲后的第二天,太子真的送上了贺礼——太子的书法。
——僻远郡县的县令。
有人看到这则故事,立即按照人名和地点,按图索骥,找到人了。
那可是太子的书法啊,天了噜,统共没有多少幅,居然能被一个小小县令得了,先不说其他,先饱饱眼福再说。
据说,许多名士都纷纷前往那僻远郡县,还都停留了下来,说打算要将僻远郡县的教育搞上去,否则不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