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孤没重生真是对不起_作者:海澜歌(8)

2018-07-08 海澜歌

  “禀太子,微臣以为此事颇有蹊跷。”大理寺卿黝黑着一张脸,回答是极其短促。

  “说下去。”子黎道。

  “微臣以为非异象,而是有人借异象生事。”

  “嗯,继续。”子黎道。

  “是人为。”大理寺卿的话依旧简短。

  “你认为是谁?”

  “臣不知。”大理寺卿答。

  “你倒是老实。”子黎又是轻笑一下。

  “江南柴臣之死一案由你负责,刑部协助……”

  “刑部尚书不学无术,会耽误微臣查案!”大理寺卿直愣愣地回答。

  “他不管事,不会插手你做事。”子黎难得的解释了一句。

  “谢太子。”大理寺卿果断的答道。

  “你应当知道此案的重要性。”子黎提醒道。

  “微臣不喜欢饮酒、品茗、收藏、熏香、狎妓、博戏、美食、弹琴、绘画、下棋、覆射、逛园子……更无任何不良嗜好。”大理寺卿答道。

  “难为你说这么长的一句话。”子黎戏谑道。

  没有欲望便无隙可钻,这个大理寺卿倒是值得期待。

  “微臣告退。”

  “嗯,你去吧。”

  “等一下。”子黎走下来,把一叠案上的宣纸交给大理寺卿,”这是孤绘制的江南地域图和一些资料……”

  “谢太子。”大理寺卿落在宣纸上的眼睛,为之一亮。

  听到大理寺卿的话,子黎轻笑,这次大理寺卿声音不再硬邦邦的直接掷地一般,而是放柔了许多,嗯,真情实意了许多。

  待大理寺卿走出外殿,昌顺笑呵呵道:“殿下,这是个木头啊。”

  子黎摇摇头道,“是个铁榔头。”

  昌顺笑着道:“那可不得把崔尚书这个软豆腐给砸个稀巴烂。”

  “这俩个人在一起处事,倒也有趣。”想起出身门阀,一身文人雅士癖好的崔世休,和这个无半点雅致的大理寺卿在一起处事,子黎倒觉得有些意思。

  京都的栈外,如烟一般的柳树,根植在画桥的两侧;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堤岸。

  游舟往来于河川,或南北贩卖,或东西赏玩。亦有乐伎画舟,行驶其中。

  岸上风帘翠幕,香踪无数。

  其间有一叶扁舟靠岸,在这热闹喧嚣之中,便十分不打眼。

  男子一身青衣,身上无半点饰物,简简单单,却让整个热闹的栈桥映衬出他的悠闲自在。

  “祭足兄,多谢。”从扁舟里后出来的男子一身锦衣华袍,却是掩盖不住满脸疲倦。他朝青衣男子拱拱手,再三道谢。

  “无碍。”青衣男子清清淡淡道。

  “这便告辞了,待有他日,君必重谢。”锦衣男子再三道。

  “无妨,顺道而为。”青衣男子冷冷静静道。

  “告辞。”锦衣男子又道一声。

  “请便。”青衣男子道。

  锦衣男子转身离开,青衣男子身旁的书童再也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公子,他这是要去做什么去啊?”

  “送命。”

  “哦,哦?”书童瞪大眼睛,反应过来。怪不得公子不说保重呢。

  “公子那我们来京都做什么?”

  “交友。”

  “哦,哦?”书童瞪大眼睛,无法反应过来。天呢,公子居然说交友?天下有公子能看得上的朋友吗?有能配得上公子的朋友吗?

  书童兀自诧异着,一抬头,就见公子已经走远了,他忙不迭的追上去。心里仍然深深地怀疑着。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cp.

  不是三皇子

  第4章 【祭足】走过路过,聊50文钱的

  从码头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京都的西市。南来北往,好不热闹。

  祭足在西市的一处茶肆点了茶,问店家,“附近有没有要盘出去的铺子?”

  店家笑嘻嘻的接过几钱,点点头,“公子问对人了。”能在京都做生意的,都天生长了一双利眼,说的一嘴巧话。甭管是布衣还是锦衣,店家都妥善应付。

  布衣在京都能得遇风雨便化龙,更甭说是不是微服之类的。

  “巧极了,往前走,街角拐弯的地方,就是一间要盘出去的铺子。公子要做什么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