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_作者:瑞纱(582)

2018-06-22 瑞纱

  不仅仅是关乎朝廷的气节问题,他是觉得,叶君书这个建议,不是向世人昭告,他们朝廷国库亏空,不是一个简单的‘穷’字能形容?

  外人未免会猜测,连救济百姓的物资都给不出来?不然怎么需要募捐?

  吴即韫皱着眉头,没有制止盛文柏的话。

  叶君书待盛文柏说完后,才沉声道:“我知道你们的顾虑,诸位且听我说完。”

  “募捐之事,自然不是明明白白的说出来,而是由我们找人私底下透露点信息,有心人自然会其意,主动站出来……”

  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对他们来说,能用钱买来朝廷对他们的肯定,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只要他们找到合适的商人透一下口风,有人起带头作用,自然会有人自觉去做。

  叶君书他们虽说有商队合作,但是毕竟离他们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朝廷能人众多,总有人和那些富商代表有联系。

  叶君书觉得他这个办法比前面两个提议好多了。

  但是思想观念不同,他们更能接受前面两种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当然,无论叶君书心里怎么腹诽,他面上依然淡定。

  在顾全朝廷面子之余,还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叶君书将自己的想法详尽地说一遍。

  简而言之,就是朝廷还是要做出积极救灾的样子,需要多少粮食银子就给多少,一切以百姓安危为主。

  另一方面,同时找几个商界中比较有地位的人物,稍稍透露点朝廷要在这次积极参与救灾活动中贡献最大的前几位进行褒奖。

  叶君书相信,即便是泰安帝,也是有心腹亲信做生意以充实自己的私库。有人从中做推动,这事一定能办成。

  到时场面会是,富贾们亦是心系天下,对大夏受难百姓感同身受,积极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与大夏共渡难关。

  泰安帝感慨于富民的付出,从中择选奉献最大的富商予以褒奖鼓励。

  到时朝廷百姓一条心,何愁无法渡过难关?

  这件事过后,恐怕大夏上下会更加团结一心,凝聚力空前高涨。

  众人越听叶君书说下去,就纷纷改变想法,觉得这个计划能行。

  虽然最终结果就是要别人募捐以渡过难关,但换了种行事,变成是他人主动募捐,保住朝廷的脸面。

  而且还不用涉及到本就生活不易的老百姓,朝廷也不用付出什么,只需要陛下的称赞。

  最后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

  盛文柏听完后,才知道叶君书最终的想法,觉得自己是误会了,颇觉不好意思。

  叶君书并不介意,本来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并不是他的一言堂,发生点口角算什么,说过之后关系依然很好。

  事情有了应对的方法,他们心里都松了口气,都觉得不愧是叶君书。

  年轻人就是脑子活,经这次会议,再大的难题也不算是难题了。

  眼下只需要将这次开会的核心内容整理出来,再交由尚书吴即韫上达天听。

  只要泰安帝点头,下面自然有人会去做事。

  接下来的事就和叶君书没太大关系了。

  这次开会开了一上午,他们散会时,就到了午膳时间。

  朝廷的待遇是挺好的,他们上差要上一整天,中午这一餐是朝廷包圆,还有午休。

  午时中至未时三刻是午膳和午休的时间。

  基本上每个部门都是一样,叶君书直接和一干同僚往膳食房去。用了午膳后就散了。

  叶君书直接回到办公地点,他并没有按照以往习惯休憩片刻,而是开始理顺他不在这段时间累积下来的工作。

  下午上差的时候,召来自己度支部的干事,开了场内部会议,再处理一下工作,直至天色将暗,他才回家。

  叶君书将精神放松,忙活了一天,感觉全身僵硬极了。

  果然放松太久,一回来就高强度工作身体会不适应。

  叶君书回到家,李玙并没有马上去军营,他还待在家里。

  他回来后,已经彻底天黑了。

  孩子们早在李玙做主下,已经先用了晚膳,洗了舒舒服服的澡。

  直到看到叶君书回来了,纷纷和叶君书打了招呼,亲热了一会儿,才回房间睡觉。

  现在已经是孩子们的睡觉时间,可不能让他们熬夜了。

  叶君书和李玙回到自己的院子,下人将热饭热菜端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