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用狗粮的正确姿势[快穿]_作者:谢亦(493)

  一边颇为热情地替他们核对了嫁妆,楚夫人又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了他们许多为人夫郎与夫君、夫家人相处之道。

  多是他自己的心得,虽有些话听着让人啼笑皆非,但这份心意已经让两个双儿受宠若惊了。

  苟梁在系统监控里看着,不由感慨:儿是父母债啊。

  楚将军这边和他说的最多则是藩王在京一事。

  藩王们近日来太安分了,反倒让楚将军满心忐忑总觉得有人在憋大招,当值的时候更细致几分。

  苟梁没同他说皇帝整治藩王一事,楚将军绷着根神经尽忠职守这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本分,多当心些总是没错的。

  一席话后,楚将军才说起了楚阡回京后他的一些安排。

  不同于楚夫人做贼心虚所以认定侯位需要他们父子俩去争,楚将军心里其实早有成算。在原主小时候展露出才思敏捷的天赋后,他便决定将侯位许给他,对大儿子耳提面命希望他能够在战场上立下一番功勋,哪怕不能继承他的兵权在京中也有一席之地。

  这侯位是楚家祖宗基业,只要不犯大错皇家也没理由剥夺。

  但兵权却不一样。

  这是楚将军在疆场半生厮杀才得来的,说到底还是皇帝手中的东西,不是楚夫人以为的楚将军想留给谁就留给谁。若楚阡不奋力去拼做出一番成绩来,皇帝自然不会将兵权乃至巡防营的节制权交递到楚阡手中。

  原本侯位理应是嫡长子继承,但楚将军看着原主自小瘦瘦弱弱,又被楚夫人逼着勤奋上进的样子,便心有不忍。

  做下这个决定后,楚将军觉得十分对不起大儿子,所以平日里难免对楚阡多几分偏重,落在楚夫人的眼睛里却有成了另一幅模样,才有了原主苦逼童年的恶性循环。

  楚将军用商量的语气和苟梁说了想要把楚阡安排进巡防营当差的事,苟梁说:“父亲放心,大哥战功累累,区区巡防营的一营副手的位置自然当得。”

  “陛下对大哥也十分青睐。我前日同他——陛下无意中提起,陛下倒是透露出有意让大哥进御林军历练几年。不过,若是父亲觉得巡防营更好,儿子也可想办法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替大哥周旋……”

  “欸!”楚将军听到皇帝陛下对楚阡看重已经是笑容满面,听小儿子还想替大哥谋划忙阻止了他,“陛下圣明,若已有安排,我们为人臣子自然要跟从,哪能想什么是什么。”

  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他心里深知,怕儿子年轻不经事,楚将军还特意嘱咐道:“陛下对我楚家一门上下已是恩重,你当值的时候只需尽心尽力服侍陛下。旁的事切莫多言,当切记贪多必失的道理。”

  苟梁忙应下。

  楚将军大掌磨了磨膝盖,有些迟疑地说:“四郎啊,你的情况陛下也是知道的,但外人却是不知。你若不成亲,为父若向陛下请旨封你为世子,难免让人看轻你大哥。为父心想,你如今既然授命为陛下修书,待书著成必定又有一番厚赏。届时,你这三品官衔往上提一提便位同二品侯,为父再为你请命,却是合情合理。”

  苟梁忙说:“父亲不必如此,孩儿——”

  “为父心意已决,你不必多言。”

  楚将军摆摆手打断了他,“我日前已经去信给你大哥,他也许诺将幼子过继给你一事。都是自家兄弟不说两家话,为父只盼着等我死了,你们还能相互扶持,莫生嫌隙才好。”

  苟梁红着眼睛,叩谢了楚将军的慈父恩德。

  皇帝事后听说,赞了楚将军一声,看样子颇有几分爱屋及乌之意。

  楚将军和楚阡对苟梁好,他便对他们也多几分看重,苟梁看在眼里颇感好笑。他有这份心,楚阡能否平步青云根本不需要楚将军多费心。

  秋阳节后,为期三日的国试开始。

  这一次的策论题为西南宁州的治理,这片地方自两百多年前纳入王朝版图后,便跃居王朝穷山恶水之首。

  宁州乃西南烟瘴之地,百姓教训不化,时常动乱,又出产极少,常年靠朝廷补给。若非此地天生地养着名贵药材,替皇家蓄养着几种救命珍药,早就被王朝放弃了。

  但这无疑是历代皇帝的一块心病,于天纵而言也不例外。

  处理的办法不是没有,但因为官员调动或死伤的缘故对宁州的治理往往虎头蛇尾,见效甚微。

  如今朝局安定,风调雨顺,国库充盈,皇帝重新把目光放在了这块土地上。此番他以此题为科举选士的题目,意图也很明显——他想派新锐士子常驻宁州,已经是下定决心处理掉此地的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