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用狗粮的正确姿势[快穿]_作者:谢亦(499)

  翰林院留宿偏院的床榻不如龙床牢固,没经几回合折腾就脆弱地吱呀作响。

  苟梁求他换地方只换来老床更剧烈的晃动声,直到弄了他一回,才如他所愿地抱着他下了床继续酣战。

  第二天,住在苟梁隔壁的老翰林王学士顶着一张精神衰弱的脸出现。

  他用一副感慨世风日下的语气,叹息说:“咱们院里许久没有清扫,工部这些人越发懈怠了。这一晚上的,先头是老鼠吱吱作响,后半夜倒是换作了夜猫,那叫声更了不得,搅得老夫一夜难眠……子归你没听到啊?年轻人就是好,觉重睡得安稳。咦,怎么脸这么好?”

  苟·野猫·梁拒绝回答。

  第136章 葡萄味的帝王攻(15)

  今年冬日比往年更冷一些。

  下过几场大雪,早朝点卯的臣属们离了火盆就开始打哆嗦。

  皇帝是个未雨绸缪的人,见天象有异,便令户部拨下防寒患的物资发往常年受雪灾灾害的北地几州,又拟令中书诏命北境各地做好御寒工作,所作所为都要以檄文告知百姓,绝不允贪墨。

  ——辰武四年皇帝便展开以高薪养廉的新政,是以对贪渎治罪极重,监察力度也比以往更大。

  而年终往往是各部大臣最忙碌的时候。

  户部忙于盘点与来年开支预算,吏部考核政绩——明年正是四年一度的官员调任时期,他们比往年还要更忙。

  礼部筹备年终祭礼,刑部复核刑案归档,兵部为今冬和明年的军资用度和户部在朝堂上比划拳脚,就连在冬季本该闲暇的工部今年也因为皇陵修缮一事,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忙,皇帝陛下只会比他们更忙,最近夜里闹着要修书的时候,三次里有两回都被苟梁否了。

  京中太平,百姓们为年节而奔忙,一派和顺。

  值此国泰民安的时期,秦王在自己的府邸里意外地掉了湖,大病一场。

  几位王爷去探病的时候听他在床上胡言乱语,苦苦哀求皇帝饶他一命,才知道原来之前要造反还被皇帝逮个正着的就是这蠢货!

  看他时日无多的样子,藩王们都以为是皇帝容不下他,忍了这么久终于要出手了。

  虽然心里对秦王恨得不行,可私心里难免有些兔死狐悲。

  杨王心虚极了,眼看着秦王要被自己的猜测吓死,只好说了此事是他所为不关皇帝的事。

  原来,两个月前他和秦王轮值在工部督促监管皇陵修缮工程的时候,秦王曾酒后失言,杨王那时便知道皇帝让他们欣赏的那篇墨宝出自谁手。

  杨王恨得牙痒痒,但见皇帝都没声张的意思,也不敢多言,只是当差的时候故意给秦王使绊子。

  秦王说一他偏说二,两人发生了几次口角,惹得工部尚书一个脑袋两个大,最后忍无可忍地和皇帝陛下请了旨意,才算让他们消停了。

  原本杨王只是有些急脾气,过了那阵火气也就罢了。

  但天气渐冷,自小就在藩地长大的秦王很不能适应都城的寒冷,得了两次风寒之后更是万分想念在扬州王府的好日子,一时又想起秦王的罪过来,这才买通人推了他一把……

  谁想到秦王会因为忧思过度而病得这样厉害。

  看着杨王指天发誓他真的没想伤他的命,秦王气个半死。

  但知道不是皇帝要他的命后,心中的恐惧散去,秦王的身体越来越好起来,等到开春的时候就完全病愈了。

  皇帝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说给苟梁听,对秦王挨过这一关还颇觉惋惜。

  彼时苟梁正抱着手炉,浑身裹成了球,皇帝抱着他不一会儿就弄了一身汗。

  这个冬天他过得十分受罪。

  原主并没有畏寒的毛病,可不知怎么的,苟梁却比身为钟固的时候还要怕冷,离不了地暖一步。

  郑太医看过之后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不敢轻易用药,只能回禀皇帝陛下用食物温补着他的身体,之前吃的那些大补之物却是不能吃了,平日仔细保暖。

  正阳宫内日以继夜地烧着碳火,连太后都被惊动地亲自过问了几回龙体是否安康。

  要知道皇帝自小身体好,往年正阳宫别说开这么大的火,连地龙都是摆设。

  苟梁一边给他擦汗,一边说:“等他们回了藩地,想来要忙上了些时候了吧?”

  杨王在天纵众兄弟里年纪最小,天纵登基他被送往扬州的时候也不过才三岁,外家也不显赫,这些年被天纵有意无意地捧杀了,自不成气候。